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節能環保、倡導綠色和健康消費……投資理由冠冕堂皇;產權式返租、電子商務、投資基金……投資概念花樣翻新;債權、股權、煤炭、臍橙、橄欖油、旅游度假村……投資門類和項目五花八門;40%、50%甚至高達108%的年息……如此高額投資回報讓人無不怦然動心。
在接受五花八門的“投資”宣傳“洗腦”后,深圳的投資人出資動輒幾萬元、幾十萬元。廣東省仁化縣丹霞佳大農業科技園公司的最高單筆吸攬資金竟達1300萬元。他們在深圳開設分支機構、雇傭人員在街頭散發宣傳品,甚至還未注冊就四處招攬投資。
老人成為重點目標
以“喝早茶”、“免費游”為名游說簽訂投資合同
“吸攬公眾存款”的主要對象是深圳的老年人群。近日在深圳南山街頭,不時看到某礦業(集團)散發“有獎問答”宣傳單的工作人員,對答對問題者給予“郊區農莊免費一日游”的獎勵。接到宣傳單的幾乎全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一位年輕人詢問是否可替父母拿一份宣傳單時,得到的回答是“只能老人自己拿”。
在“免費游”的旅程中,有人向老人們宣講該礦業(集團)的經營現狀和發展前景,希望他們參與投資,并許諾每年至少20%的紅利回報。一位參加“免費游”的老人說,同去的20多位老人有一多半當場就簽了投資合同。
九州萬拓環保公司11月21日的“投資早茶”邀請的全是老年人。知情者說,將吸攬“投資”的目標鎖定老年人,是因為“老人們有積累、有閑錢,同時還有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