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表:2011年我國房產價格將穩中有降 新華社發
依據資金鏈原理測算
劉元春分析說,2008年上半年,中國房地產市場在經歷了2007年的繁榮后,出現短暫“陣痛”,許多昔日“地王”紛紛折戟,一些“地王企業”甚至不惜付出被扣罰高額土地出讓金為代價退地自保。1~5月份,房地產市場成交量大幅下滑,至4、5月份,一線城市房價下挫至谷底。
對于房價下行20%的具體數據如何得出?劉元春解釋說:“我們對房價的測算原理很簡單,在大的市場調整中,企業并不簡單根據利潤銷售變化,而根據資金鏈進行被迫調整,根據我們的研究,這是所有大的市場調整中的一個共同點,也就是說,供求總體決定房價,但在特殊情況下并不影響價格調整。”
他進一步解釋,可通過三方面來分析未來房價走勢,包括通過房地產行業資金來源狀況,來分析未來資金來源變異的過程;通過資金應付款的構成因素,來預測未來幾個月資金應付量的變化軌跡,從而判斷出整個房地產行業資金惡化的程度;根據房地產整個行業降價行為對資金的影響度,測算出要降價多少,才能使銷售額資金彌補其現金流缺口。
“也就是說,我們會通過貸款、銷售,自有資金存量等來預測地產商資金來源走勢這一數據,再測算資金運用支出的未來軌跡,包括還款周期,開發投資的資金規模等,找到其資金惡化點。”他說,“當房地產商的資金狀況惡化到一定程度,房地產企業希望對抗調控政策的影響,就只能做出經營策略調整,開源節流,而房地產企業能節流的最大開支包括兩項:減少投資或不還款,但后者顯然并不可能,因為目前政府正在加大對開發投資的監控,而企業最后只能夠選擇降價來彌補資金鏈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