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手術一把刀,就把你的手砍掉
成功地實施了中國第一例肝膽外科手術后,吳孟超又連續為71位患者做了肝葉切除術,全部成功。由他提出來的“五葉四段”的肝臟解剖理論一直沿用至今,大大提高了手術的成功率,吳孟超被稱為中國外科學界的少壯派。但是隨之而來的“反右運動”和“文化大革命”,使三人小組的成員面臨威脅,那時就有人揚言要砍掉他的雙手。他被莫名其妙地開除了黨籍,他常常在黨員開會之前趕去交黨費,希望自己能被留下來開會,但是始終沒能如愿。后來他被派到陜西的農村下鄉巡回醫療。第二軍醫大學的學員都是百里挑一的人尖子,穿著軍裝更是帥氣十足。而在隊伍中卻夾著一個身材矮小、年近半百的小老頭,當地的老百姓還以為是廚師。就在他下鄉的時候,吳孟超聽說,三人小組中的一位發生了不幸。
☆ 更多的人學會了為更多的人服務,人類共同分享
盡管受到威脅,但吳孟超始終想著肝膽外科的研究工作,在他的不斷申請下,“文化大革命”期間中斷了8年的肝膽外科又得以恢復了。1975年,一個來自安徽的農民找到吳孟超,遠遠看去患者像一個懷胎十月的孕婦。當他的腹腔被打開時,一個巨大的藍紫色腫瘤隨著呼吸上下起伏,讓在場的醫生感到毛骨悚然。吳孟超用了12個小時成功地切下了這個腫瘤, 36斤的重量至今保持著世界紀錄。這個病人一直活到現在,后來有媒體回訪他時,陸本海正在田里干活,他的體重也長了15斤。由于肝臟血管密布,膽管、淋巴管都疊合交叉,患者經常因為出血過多死亡。而嬰兒因為血管更細小、耐受力差,嬰兒的肝臟手術更是無人敢問津。1983年,一位舟山的漁民抱著四個月大的女嬰找到吳孟超,吳孟超最終還是決定接下這個手術。經過5個小時之后,吳孟超從嬰兒的身上切下了重達600克的腫瘤,比嬰兒的腦袋還大。第二天,美聯社特意刊發了通欄,報道中國成功實施了第一例嬰兒巨大肝臟腫瘤的切除手術。此后他又為14位嬰兒切除了肝臟腫瘤。其中13例全部成活,這又一次引起了全世界的震驚。日本人還曾經專門派出了一個攝制組拍攝吳孟超的手術過程。
☆ 生命在于做貢獻,不是貪婪的享受
現在由吳孟超領導的東方肝膽外科醫院,是亞洲最大的肝膽外科專科醫院。今年82歲的吳孟超只要有時間,一天還要上三臺手術。吳孟超對待病人非常認真,他著名的“主任查房”讓很多醫生害怕。他不會放過病例上的每一個錯字,他會問醫生病人化驗單上的每一個數據。他最討厭別人說“差不多”、“好像是”……雖然到這里看病的人絕大多數具有傳染性,但吳孟超經常親切地拉著病人的手問診。給病人檢查完,他親自幫病人系腰帶,順手還會把病人的鞋子放在方便穿的地方。
現在他還沒有停刀的打算,而且還經常挑選難度大的手術親自操作。一次醫院按照慣例組織病例討論大會,而讓醫生們沒有想到的是,那天所討論的因并發癥而死亡的患者的病例,正是吳孟超的病人。有位醫生發言時,為了不傷吳老的面子而故意強調病人的身體狀況,卻被吳老當場打斷。吳老當著幾百名醫生的面坦言:這個病人的死因跟我們手術過程中的操作失誤有關系。
☆ 裘老師對我的教育,對我的一生影響最深
在《大家》欄目一天上午10點鐘來到手術室進行拍攝時,剛剛做完一臺手術的吳孟超,正坐在醫生換鞋的地方休息。就在他要上第二臺手術時,一個醫生因為給病人用藥上的事情而受到了吳老的批評。
吳孟超對學生的要求非常嚴格并身體力行,而這一點他認為是從老師裘法祖那里傳承而來。他非常尊重老師,雖然自己已經是八十多歲的人了,但是每次開會他還總是跟隨在老師的旁邊。他總是把自己的成就歸功于老師的影響。中央軍委授予他為“模范醫學專家”榮譽稱號的大會,裘法祖被專程邀請參加。
主持人:以您現在這樣的身份和聲譽,把您做的失敗的例子進行解剖,您不擔心會降低自己的信譽嗎?
吳孟超:我們經常討論,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特別是失敗的教訓,我們要認真吸取教訓,更好地為人民服務,不是只顧及你個人的榮譽怎么樣。說實話,我經常把我自己的教訓給底下人講。比如說我在當住院醫生的時候,我輪轉到麻醉。有一天晚上12點了,我去喝一杯牛奶,喝完牛奶回來以后,就發現這病人臉色有點發紫,血壓也不大好,但是主刀醫生沒有發現,結果呢病人大出血,死了。病人死了以后領導就批評了我,但是沒有給我記過;主刀的人受過批評記了過。我經常把這件事情講給學生聽,就是說我們要全心全意為病人,做工作要細,觀察要細。就喝這一杯牛奶,雖然不是麻醉的事,但是如果早提醒他就好了。我經常把這個事情跟麻醉科醫生講,因為現在一個麻醉醫生經常管兩個病人,我們在臺上做手術,他去給另外一臺的病人實施麻醉,這里沒有人了,我就害怕,所以經常給他們講這個事。失敗的事情經常給這些人講,有好處。不要怕風險,不要怕聲譽,更不能考慮個人事情。
主持人:您從事的工作要接觸很多肝病患者,這些患者大多數都是在活躍期,有傳染性的。但是據我們對您的觀察,您是那么近距離的跟病人接觸,難道您不覺得危險嗎?
吳孟超:醫院從20世紀70年代開到現在,我接觸的病人有80%到90%得的都是肝炎,有的是在活動期,有的沒有活動期,要預防,唯一的辦法就是洗手。再一個途徑就是輸血、輸液打針這些途徑傳染,那么在這些過程中要多注意。
主持人:談到血液傳播,那在您做的這么多手術之中,有沒有事故呢?
吳孟超:我也怕傳染,當然怕傳染了。但是我現在沒有被傳染,每年檢查我都是抗體陽性,抗體陽性就是說有抵抗力。這肯定是跟接觸病人有關,因為我家里人都沒有肝炎。
主持人:您對病人的情感是病人難以忘懷的,據說經常有些跟您素不相識的病人,在門口碰到您,打一聲招呼,您就會把他推薦到各個科室去檢查,結果您的同事還以為那是您的親戚。
吳孟超:這個主要是我把自己定位為一個醫生。你的職業就是這個,所以你一定要關心病人,愛護病人,熱情接待病人。作為病人來講,我感覺到他們得了病已經很痛苦,而且有的還很窮,再加上病痛已經非常困難了,這個時候就要給他同情,要幫助他解決困難,這是我們醫生的本分職責。一個人在最困難的時候,如果能夠伸出手幫助他,他會感激你一輩子。我說我這一輩子要能躺倒在手術臺上,就算是光榮地結束了。我的意思是說,我要一直工作到哪天不能做了,就算了。生命在于活動,生命在于作貢獻,不是貪婪的享受。
來源:新華網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