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制藥3月7日公告稱,將于3月23日召開2011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采取現場投票與網絡投票相結合的方式決定一項重要議案:《關于公司擬向中國證監會申請撤回重大資產重組申請文件的議案》。吉林制藥表示:“截至目前,由于國家對房地產行業的宏觀調控一直在進行中,吉林制藥此次涉及房地產行業的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已不具備實施的基礎。”
在此之前,*ST博通于3月5日亦發布公告稱,準備向中國證監會申請撤回重大資產重組行政許可申報材料,原因是,“為了堅決貫徹執行《國務院關于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精神,證監會已暫緩受理房地產開發企業重組申請。本次重大資產重組置入資產為經發地產100%股權,其主業為房地產業務,不符合國務院相關要求。”
目前仍處于停牌狀態的S*ST萬鴻同樣也面臨房地產政策調控致使重大資產重組進程減緩的境況。
一位要求匿名的房地產上市企業高級財務經理說:“一些上市企業礙于當下嚴厲的房地產調控,根本沒辦法做房地產項目的資產重組;已經在進程中的就只能停止或任憑監管機構重審。調控政策效果已經從限購等層面上升到影響上市公司各種運行項目上來。很多公司都重新選擇其他類型資產重組。”
出鈔口愈加收緊
如果說上市公司尚能依靠資本市場獲得一些資金支持,那么未上市的一些房地產企業所面臨的“斷糧”風險將會更加嚴峻。
2月23日,廣州大銀行家投資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黃家榮發表標題為“銀行全面停止給地產商發放開發貸款”的博客文章,這隨即成為媒體熱炒的焦點。盡管市場普遍認為銀行全面停止房地產開發信貸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不過,信貸收緊卻是不爭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