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十一五”以來,北京累計有300多家“三高”(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企業停產退出,冶金、電力、化工、建材4大傳統重污染行業的結構調整基本到位。
中國首都最大的國有企業首鋼2011年初遷出京城,這標志著北京徹底告別重工業時代,轉而追求一個國際化都市應有的功能定位。
清潔能源天然氣的使用量在逐年增加,煤改電工程進展快速,水泥、磚廠、化工等高污染企業幾乎全部消失在北京市的版圖上。
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朱彤認為,對于當前的北京,抑制因為北京以及周邊城市經濟發展比如機動車激增等帶來的新的污染源更為重要。
北京市政府已經意識到了這一問題,2011年初開始實施的機動車購買搖號將對機動車尾氣污染起到總量控制的作用。與此同時,針對高污染排放的黃標車淘汰工作也進入尾聲。
杜少中說,2009年、2010年北京市共淘汰黃標車15.6萬輛,占年檢黃標車的85%,每天減少各項污染物315噸,相當于300萬輛現行國四標準車一天的排放量。“這對空氣質量的改善意義重大。”
目前,北京市正在著手研究淘汰“老舊車輛”的實施辦法。
《華爾街日報》還提及美國駐華大使館每小時公布一次的空氣質量監測數據顯示“良好”的時候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