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湖北省毗鄰的湖南省,最近也出臺《關于影響機關效能和損害經濟發展環境行為處理辦法》,機關工作人員對企業和群眾投訴、檢舉等無故不予受理或拖延,對強買強賣、敲詐勒索、偷盜等行為不制止、不查處或查處不力,類似的行為都將被嚴格問責。
而在此前,因近百家企業中四成反映“工作效能最差”,山西省忻州市國土局負責人接受了市紀委監察局和效能辦的約談。同時受約談的還有被反映服務問題較多的公安、電力兩部門負責人。
在新疆,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春賢表示,要下決心轉變“衙門作風”,克服“懶、散、庸、拖、貪、推”等現象,對不良作風要敢于“亮劍”。目前,已有9個職能廳局的相關處室因“機關病”被通報批評,其中6個處室負責人因此被免去現職,下派基層掛職鍛煉或輪崗交流。
近年來,一些地方黨政部門工作人員工作懶散、效率低下,甚至是敷衍塞責、推諉扯皮,“庸”“懶”“散”現象受到民眾詬病,有人將其總結為“畏難病”、“僵化病”、“推諉病”、“懶惰病”、“戀舊病”、“拖拉病”、“浮躁病”、“疲沓病”、“老爺病”等種種“衙門病”。
“為政不勤也是腐敗”。施政行為上的“庸”“懶”也是發展“軟環境”上的瓶頸,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很多地方已經意識到“機關病”“衙門病”所帶來的危害后果,正著力從機制、制度上探求突破的路徑。
武漢是承接東部沿海地區產業向內陸轉移的重要樞紐。武漢市期望通過對官員行政作風的整治,來帶動全市投資環境的全面改善,以政務文化的優化促進地域文化的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