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中電聯了解到,截至去年10月底,五大發電集團所屬447家火電廠,260家虧損,虧損面高達58.2%。青海、山東、海南火電企業資產負債率均超90%,山西、湖南、廣西、貴州、陜西、湖北、云南、四川均超80%。
值得注意的是,火電廠“貧富不均”現象較為嚴重,以廣東為例,去年1至5月火電廠利潤達到60億元以上,占全國總額的近40%,原因就在于上網電價不均衡。大部分省份由于歷史原因,上網電價定價一直偏低。例如山西火電廠一直是虧損重災區,主要因為山西火電上網電價原是按“低煤價、低電價”模式核定,上網電價按坑口火電來定。但之后電煤價格放開,省內外煤價格拉平,煤炭大量出省,這使得山西發電企業陷入“高煤價、低電價”的困境。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劉鐵男近日對電力行業密集調研,地方調研首站即定山西。據了解,山西省中南部多家電廠連續三年巨額虧損,買不起煤、發不起電,經營難以為繼。山西漳山等11家發電企業三年累計虧損97.09億元。
根本原因就在于上網電價不均衡:華北和中部地區的平均上網電價明顯低于廣東和東南沿海地區。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