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實二:村民生活狀況到底如何?
很多網友表示,為了教育投入無可厚非,但截留農民的征地補償款來蓋豪華學校就太沒道理了,用來蓋辦公樓更缺德。天涯網友“xingfulai2011”說,一邊是豪華樓,一邊是農民破舊的房子,“村民就靠地吃飯,賣地的錢不發給農民,卻去蓋豪華樓。太過分了!”56網一位網民說:“用老百姓賣地的錢花光了,老百姓以后怎么生活?”
村民們向“中國網事”記者反映,現在村民除了每月能領到380元生活費外,從未得到任何補償款。一位姓楊的老黨員說,村里確實黨員開會討論過建幼兒園和學校的事,但資金數額沒有公布。“新蓋的小學好多教室都閑置,太浪費了。”他說。
而在網帖中出現的大片的破舊房子,正是這些村民現在的居住之地。“中國網事”記者調查發現,因沒有生活來源,村民們大多靠在城郊打工度日,生活十分困難。
核實三:村干部人均辦公面積是否達1000平方米?
網帖反映,田莊村建有三處辦公樓,辦公面積達2萬平方米,村干部人均辦公面積超過1000平方米。網易網民“yanyanlai”說:“人均1000平方米,這不是超標的問題,應該徹查嚴查。”
“中國網事”記者見到了網帖中提到的三處辦公樓,面積分別為300多平方米、300多平方米和1000多平方米。
對此,楊繼軍解釋,該村共有7名村干部,300多平方米的老樓為村干部辦公場所,兩層樓,有十多間辦公室;300多平方米的新樓為村里新建小區的“物業辦公樓”,三層共十多間,是物業公司的工作人員使用,也有負責這方面工作的村干部在此辦公,但這個樓不是用村民的征地補償款建設的;第三處1000多平方米的樓為村里的“文化大院”,是村民搞文化活動的場所,并不是村干部的辦公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