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開發票、培訓招生、地產中介業務……形形色色的廣告營銷信息不斷侵襲大大小小公司以及家庭傳真機終端,如同煩人的垃圾短信,垃圾傳真“擾人不倦”。記者調查發現,法律缺失以及監管不力是導致垃圾傳真泛濫的重要原因。有關專家建議,電信、網絡、公安等各部門應形成合力,從源頭遏制垃圾信息,同時,加強立法也迫在眉睫。
“垃圾傳真”有多瘋狂?
為了不被傳真廣告騷擾,上海市政協常委、中國科學院上海光機所信息光學與光電技術實驗室主任王向朝養成了隨手關傳真機的習慣。“我不敢開傳真機,否則,優惠代開發票的、低價出售航空機票的,這些垃圾廣告會不斷襲來,現在我如果要收發傳真,都是先用短信通知,再來接收。你可能很難想象,我采用短信收傳真的方式已有兩年了。”
由于公司業務的需要,上海市一家外貿企業員工高夢玲不得不忍受垃圾傳真的騷擾,“早晨上班第一件事就要清理這些垃圾傳真,我們晚上不能關傳真機,因為公司是外貿企業,由于時差因素,國外客戶會在深夜發來傳真。”
浙江嘉善經緯有限公司業務員馮紹華也是談起傳真廣告就頭疼,“我每天一般會收到六七個垃圾傳真,浪費不少碳粉不說,有時還占據我的線路,反而讓客戶的傳真不能及時過來。”
記者調查發現,在“被傳真”的無奈背后,是不良小廣告主及幕后推手的肆無忌憚,他們在這一垃圾傳真的利益鏈條上各取所需,獲利豐厚。
在百度搜索引擎輸入“傳真群發”檢索,共找到相關結果約261萬條,并且,眾多傳真群發平臺都號稱“擁有國家許可運營證書”。
記者登錄一家號稱“中國最大、最早、最專業”的35Fax商務傳真平臺發現,該平臺擁有近百臺群發服務器。記者以客戶身份聯系上一位姓吳的業務員,據他介紹,本地傳真群發6秒0.022元,外地傳真則6秒0.03元,按一份傳真用時半分鐘來計算,每份傳真收費大約是0.12元。一般的小廣告公司給網站5000元,就可群發8萬份傳真,有的老客戶則已經在這里做了十幾萬元的生意。
這位吳姓業務員說,他手上擁有40萬個以上傳真號碼資源,為使記者相信所言不虛,他從QQ傳來一份文件,這份文件包含了將近3萬個上海公司的傳真號碼。當記者問他是否可群發假發票廣告等非法廣告時,他給予了肯定的回答,并說傳真群發發票廣告業務是最火的,“沒有任何問題,沒人會查的,我們可保證廣告的送達率,不送達不計費。”
中國電信上海商務領航網絡傳真增值業務部門一位周姓工作人員也告訴記者,對假發票傳真廣告等都可提供傳真群發業務,“傳真群發只要不出現‘麻醉’‘槍支’等敏感詞,一般都可以。”
來源:新華網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