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主持”:自己不失手 觀眾難掌控
在《非誠勿擾》之前,孟非已經憑借《南京零距離》在江蘇家喻戶曉。從民生新聞類節目到相親服務類節目,孟非的“轉型”無疑是成功的。“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領導安排,沒有人問你喜歡什么。上‘非誠’時,所有的主持人都沒有檔期,領導一扒拉說這鳥人還行,手里就一檔節目,那就他吧。”孟非輕描淡寫了與《非誠勿擾》的結緣。但黃菡作為旁觀者,作為一個了解孟非的朋友給出了她的看法,“雖然他一直主持新聞評論節目,但他對生活的體驗、理解的角度和深度絕不亞于他對時政、民生的敏感,他很適合做生活服務類節目。”江蘇衛視的工作人員也透露,“當時臺領導主要是考慮到如何讓《非誠勿擾》有些不同的風格,還有節目的導向,孟非在這方面的把控還是有優勢的。”
孟非在接受采訪時對“導向”的確顯得信心十足,“好不好看另說,導向絕對正確。同為媒體人,我們所要把握的導向和原則是一樣的,沒有誰能去突破那個底線,需要在正確和健康的導向下討論大家關心的話題。”
再具體到如何平衡話題性和收視率的問題,孟非認為,“肯定在乎收視率,但對于收視率背后引發的話題我不想多談。這個節目是通過婚戀展示各種各樣不同階層的人,是一幅大的社會生活畫卷,會有形形色色的人來到這個舞臺,不同的地域、文化、家庭、教育背景,帶著各式各樣的話題。在這些話題中我們會有所選擇,比如異地戀、異國戀、丁克、整容、買房不買房都可以討論。但是,哪些事情會引發爭議可能在不同的人群中會有不同的看法,你不感興趣的話題,在另一群中可能已經有爭議了。這不能有一個統一的標準,觀眾對哪一類的嘉賓、話題有興趣、會討論,我們也不是特別有把握。”孟非還舉了個例子,“主持人就像個好廚子,我能保證我十年如一日菜品的水平不變,但你能保證顧客的口味不變嗎?觀眾不喜歡了,我就再換別的菜唄。”
談“非誠”:節目還能看 主持得還行
平時看《非誠勿擾》,總感覺孟非的氣質不同于其他浮躁、膚淺的娛樂節目主持人,在就某種現象發表看法時,表現出的深度和責任感很真誠,不做作;在面對面交流中,孟非還會不自覺地透出新聞評論的范兒,因此不難理解他最欣賞的主持人是白巖松。像有媒體再次提及節目創辦之初話題嘉賓馬諾的一句“寧愿坐在寶馬車里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車上笑”的“名言”,以及對于這句話引發的廣泛討論,孟非說,“在節目中我們會發現有更多更有價值的東西,只是馬諾的那么一句話在反復提及,那句話就那么有價值嗎?這是我們應該反思的問題。”
他說自己一直在主持《南京零距離》的評論版,直到半個月前才徹底退出。“做過一些好的節目,也做過一些不怎么樣的節目。主持《非誠勿擾》算是運氣好吧,節目還能看,主持人還可以。”孟非做了以上的自我評價。
雖然不在電視節目中點評熱點新聞事件,但對于是否會在微博中繼續發揮公眾人物的影響力時,孟非說多是轉發,“你要仔細看看我的微博,大多是轉發社會熱點問題,自己沒什么觀點,我覺得別人說的特別對。我總覺得作為公眾人物,你說的內容跟大家差不多,沒有更新的角度和更深的看法,說它干嗎?微博上凝聚了13億人的智慧,我并不比大家高明,看看大家關注什么,我就轉發一下就行。”
來源:北京晨報 編輯:鄧京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