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加強監管 盡快填堵漏洞
徐繼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一個百間客房的酒店為例,僅依靠房費收入,全年實際利潤為15%至25%,一些效益較好的酒店利潤會更高些。但如果加上客房內的有償商品,至少能將利潤提高3個至5個百分點,一些高檔酒店可提高近10%。“酒店也會根據消費者的實際需求,適當增加其他種類商品。”他說。
徐繼坦言,他所在的酒店也多次遇到此類糾紛。“客房內擺放的商品確實很多,這不僅提高了酒店服務人員的工作強度,同時給商品查驗工作帶來難度。”徐繼說,也確實有些人存在惡意拆開商品包裝后拒不承認的行為,但由于證據不足,酒店也很難做。
有關業內人士認為,客房內擺放付費商品,這種做法本身不存在問題,而且對于酒店和消費者來說是雙贏。但應采取必要措施,減少因不必要的“開封”糾紛而給店客雙方帶來麻煩,從而影響酒店聲譽。
對此,吉林省長春市消費者協會副秘書長鐘萍認為,出現“開封”糾紛,雙方都有責任。作為消費者,在入住酒店時,應當首先閱讀住宿指南,檢查相關物品是否出現損壞。對于付費商品,應當在酒店工作人員共同見證下,查驗房間內商品實際擺放數量是否與酒店登記數量一致,商品是否“開封”。如發現異常,雙方在入住前及時解決,以減少不必要麻煩。
此外,有關專家建議,有關部門應采取措施對酒店客房內付費商品種類加強管理,避免魚龍混雜。
鐘萍說,消費者在必要時可投訴至當地消保部門。有關部門將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理。
來源:新華網 編輯:孫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