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全國政協委員、世界中文報協主席、香港新聞聯會主席、香港文匯報原社長張國良做客《傳媒沙龍》就“世界華文媒體發展與傳統文化傳播”與網友在線交流。
張國良表示,要讓我國的文化實現“走出去”,首先要考慮傳播內容的問題以及傳播渠道的問題。傳播的內容需要讓外國人能夠接受。一個服裝、一個鞋子,一些茶葉,可能是外國人更能接受的東西。從某方面來說,中國在海外的知名度,歷史上的知名度,包括中國的名字里所包含的,茶葉、瓷器、絲綢,這三個文化產品是我國多年來在海外的文化的象征和標志。
張國良指出,海外華人同胞在各地也過上了中國文化色彩非常濃厚的熱鬧的春節,而當地主流社會在很多地方也學習了中國的風俗,很多外國領導人都接受了中國的春節文化。所以節日文化也是中國文化傳播的重要內容。民眾文化就是民間文化,民俗文化又是民間文化的重要部分,民俗文化能很容易地被外國人所接受,所以中國的文化傳播的內容選擇應該從民俗文化開始。
來源:人民網 編輯:鄧京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