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大力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堅持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把擴大消費需求作為戰略重點,大力優化投資結構和出口結構,促進經濟增長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進一步鞏固和加強農業基礎地位,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增強糧食安全保障能力。推進工業結構調整,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嚴格控制高耗能產業,降低重化工業比重。營造有利于服務業發展的政策和體制環境,推動服務業大發展。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和主體功能區戰略,推進區域良性互動發展。堅持城鄉統籌發展,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促進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增強城鎮綜合承載能力。
要進一步促進科技進步和創新。全面落實國家中長期科技、教育、人才規劃綱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強化科技創新支持政策,引導和支持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努力增強科技創新能力,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大力促進教育公平,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各類人才隊伍協調發展,突出培養造就創新型人才,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科學發展提供人才保證。
要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逐步縮小城鄉、區域間基本公共服務差距。推進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合理把握政府性收支規模,努力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使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服務業和小型微型企業,鼓勵自主創業,促進充分就業。積極推進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加快醫療衛生事業改革發展。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大力發展社會養老服務,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加快殘疾人事業發展。
要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積極應對氣候變化,進一步推進節能降耗,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強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廣低碳技術,推動形成與我國國情相適應的綠色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強化生態保護與修復,建立生態補償機制,明顯改善環境質量。加強水利和防災減災體系建設,增強抵御自然災害能力。
要進一步深化改革,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取向,加強改革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加快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在構建有利于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繼續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加快金融體制改革和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加快推進財稅體制改革,理順各級政府間財政分配關系,加強縣級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財力保障。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減少政府對微觀經濟活動的干預,推行政府績效管理,建設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切實轉變外貿發展方式,優化外貿結構,提高利用外資質量,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創新社會管理體制機制,加強社會管理能力建設,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以上報告,請予審議。
來源:新華社 編輯:馮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