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日前,中國日報駐歐洲首席記者采訪了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總干事坎德?云蓋拉。云蓋拉表示,中國已在全球制造業舉足輕重,世界的繁榮離不開中國,中國和非洲國家之間務實和日益緊密的合作關系,將幫助非洲人民減少貧窮。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總干事坎德?云蓋拉日前在接受中國日報駐歐洲首席記者采訪時表示,世界的繁榮離不開中國。
云蓋拉表示,“中國和非洲國家之間務實和日益緊密的合作關系將幫助非洲人民減少貧窮。”
他說,中國正在成為世界經濟強國。中國的生產總值占世界生產總值的比例由1969的不足4%上升到2008年的超過17%。中國已在全球制造業領域舉足輕重。
“這樣的變化也重新書寫著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外來投資的變化以及帶來的影響。”他說。
包括中國、印度和巴西在內的發展中國家正在成為世界上重要的經濟體,它們的發展將逐漸影響目前由高收入國家消費者決定的需求模式,因為這些內在需求旺盛的國家可能會帶來不同的消費模式,而它們強勁的內需也將促進世界生產總值的增長。
同時,這些新興的經濟體也成為了全球主要的投資者。2000年,法國、德國、日本、英國和美國的國內綜合儲蓄占世界儲蓄的53.2%,而中國占6.2%。到2009年,這兩個比重則為是31.3%和19.9%。
2006年,中國宣布該年為“非洲年”,當年正值中非正式建交50周年。
自從1956年的中非合作論壇后,中國的對外投資流增長迅速。2003年,中國對非洲的投資超過7000萬美元。到2006年,金額達到了5億美元。2007年,實現了翻三番,超過了15億美元。到2008年,金額則突破了55億美元
“這些數據說明了事實。” 云蓋拉說。
此外,中國還是非洲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出口目的地,非洲有27%的出口進入到中國。 “現在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是如何在接下來的時間提高中非人民的生活水平。”他說。
他表示,中非關系應該不僅只放眼于已取得的成就,而應討論未來還能做些什么。
“比如,可以通過在當地建廠來增加非洲當地原材料的附加值。”他說。
這種做法也可以延伸到其他領域,例如紡織業、木材加工、皮革以及農產品。
中國和非洲的勞動力成本優勢相近,這種做法也可以預期。
事實上,中國在埃塞俄比亞、馬達加斯加、贊比亞、加納、肯尼亞和烏干達等非洲國家在農產品加工、服裝、皮革和鞋業等領域的投資不斷增加。
“我認為中非合作一定會翻開新的一頁,中國的投資或將成為推動非洲國家發展的重要因素。” 云蓋拉表示。
中國先進的資金、技術和市場優勢將為非洲國家在增加就業率、增加貿易機會和加強非洲國家競爭力等方面受益。
條件成熟時,非洲各界也必會竭力配合來實現發展。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時刻準備這為這一目標做出貢獻。”他說。
很多非洲國家都是非洲投資促進署的會員,該署是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設立的促進非洲投資發展的機構。
我們將共同攜手增強非洲提高引進外資的質量,以實現共同致富的目標。
“我相信非洲,甚至世界未來的繁榮發展都離不開中國。”云蓋拉說。
來源:中國日報網(中國日報記者 付敬)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