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暫不出臺房租指導價 推多舉措平抑房租價格
公租房比市場價低三成
加大公租房建設力度,是北京市政府平抑租金的另一舉措。今年,北京將開工建設、收購各類保障性住房16萬套,竣工各類保障房7萬套,其中60%以上為公租房。陳剛稱,北京已經獲得集體土地上建設公租房、租賃房的試點審批,一季度正在做計劃,有兩個試點,唐家嶺為其中之一。
承租公租房的家庭,還將獲得“分檔補貼”。政府正在制定公租房的租金和補貼標準,將堅持“市場定價、分檔補貼、租補分離”的原則。陳剛表示,“雖然是參考市場定價,租金略低于市場價,但實行補貼之后,公租房整體租金大約比市場租金低30%”。
所以小陳特意關注了去年底公開配租的首個社會化公租房項目——遠洋沁山水。該房源位于石景山區玉泉營地鐵附近,步行10分鐘以內可到地鐵,租金標準為每平米41元,也就是說,一居室的標準租金約為1927元,兩居室的租金約為2788元。此前,住房保障部門曾委托專業機構測算該地區的市場租金,為每月每平米49元。照此計算,公租房的租金約為市場租金的83.7%。
實地考察后,小陳發現,公租房租金實際比公布的優惠要多:如果在該小區租住精裝修商品房,合租三居室中的一間,小臥室面積16—20平米,廚房衛生間公用,需要花費1500元至1800元。整租89平米精裝修的兩室一廳,需要每月5000元左右。
外地人申請公租房的標準,小陳尤為關注。昨天楊斌表示,目前正在研究租金補貼標準,標準將盡快出臺。楊斌稱,不同區縣將分別出臺,但標準不會有太大差別,中心城區缺乏土地資源,將從周邊區縣借地蓋公租房。
市住保辦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入市的公租房數量還不多,所以暫時看不到公租房平抑租金的效果,但30萬套都入市后,一方面緩解了市場上供需不平衡的局面,另一方面,因公租房租金相對市場價要低,公租房在市場上的話語權將明顯增強,會對市場租金起到引導作用。
將鼓勵閑置房入市出租
外地人申請公租房的門檻未定,要想住進去,等待的時間是難以預判的。所以,小陳還是要先在市場上租房,她希望除了建設公租房外,政府也有一些政策來平抑市場房租價格。
對此,陳剛在人代會上表態,鼓勵大型房屋中介機構帶頭發揮作用,鼓勵一些國有企業加入租賃行業。目前,北京正探索大型中介機構以房屋銀行形式出現,房屋中介大量搜集房源,做二房東再以穩定的租金和租期轉租出去,政府在交易環節給予一定稅費優惠。
對于政府的這一表態,昨天,北京多家大型中介公司表示歡迎。鏈家地產董事長左暉稱,如5%的租賃綜合稅率免除,將會鼓勵更多空置住宅投入租賃市場。
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稱,去年,貴陽最大的中介公司與政府合作,創辦了公租房儲備中心,即由政府擔保,房主將房源交給中介公司,政府再在租金上給予一定補貼,最終房屋租金以低于市場價20%以上入市。但目前定價權仍在業主,是否交出空置房源也得看業主意愿,如果有政府的支持,業主將更愿意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