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系并購基金方案將出臺 業內建言加強監管
業內建言加強監管嚴防暗箱操作
消息人士透露,經過多地調研和征求意見,目前券商行業并購基金初步方案推出時間窗口漸近。同時,眾多市場人士建議加強監管力度,嚴防券商出現“投行+并購基金”模式下的新腐敗。
操作模式類似直投
“并購基金與券商直投不一樣,直投主要投資處于發展初期的項目,并購基金主要投資成熟項目,而且其資金只能用于并購。”市場人士表示,在經過多輪調研后,券商系并購基金的框架已基本清晰,操作模式將類似現在正在試點的直投基金。并購基金的部分資金來源擬由券商自有資金提供,其余部分向社會募集。
眾多社會資金有望參與并購基金。投行人士透露,政府投資公司、企業以及擁有并購資源的高新園區均有意參與券商系并購基金,初期很可能出現規模上百億元的基金。
對于并購基金的具體投資,市場人士表示,目前草案提到的多種方式均在考慮范圍內。券商可以直接出手投資,例如,在協助企業并購的過程中發現投資價值,于是投資被收購企業的股權。券商可以為正在協助操作并購事項的客戶提供“過橋資金”支持。在獲得被收購方的股權后,券商和收購方可以利用自己的專業優勢整合被收購方,提升其盈利能力,再通過股權轉讓實現投資的退出。
多家投行人士提及三一重工與中信產業基金聯手收購德國“大象”100%股權的案例。雙方合計出資3.6億歐元,其中,三一出資3.24億歐元,中信產業基金出資0.36億歐元。投行人士表示,未來并購基金如何操作可以參考這個案例。
應嚴防暗箱操作
盡管推進速度超過市場預期,但市場人士對并購基金依然存在一些質疑。
支持并購基金的市場人士認為,證監會去年7月出臺《證券公司直投業務監管指引》,為新興產業基金和并購基金提供了依據。另有市場人士擔心:兼有投行功能的券商如果開展并購基金業務,難免招致避免暗箱操作的嫌疑。“圍繞券商直投業務PE腐敗的爭論至今尚未結束,并購基金業務如果一開始步子邁得比較大,如何控制暗藏的腐敗?這是現在市場最關心的問題。”
目前,國內一些所謂的并購基金存在的漏洞著實令人擔憂。部分私募基金已推出并購基金,但在實際操作中仍把目光聚焦于上市公司的“殼”資源,通過買“殼”、賣“殼”套利,對被收購企業的發展毫無益處。“券商系并購基金面臨的監管肯定嚴于私募的并購基金,將嚴格限定于并購業務,并且特別關注券商如何通過并購基金提升被收購方的業績。”市場人士表示。
“并購基金的方案很快就要推出。”某券商高管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并購基金在海外市場是非常成熟的業務,而且監管層已就此達成共識。2010年9月,國務院發布《關于促進企業兼并重組的意見》,要求證監會等部門研究探索設立專門的并購基金,合理吸納社會資金,創新兼并重組融資模式,完善股權投資退出機制。對于來自市場的質疑之聲,多家券商在調研時建言,為了建立內部隔離墻,有必要發起設立并購基金管理公司對資金進行管理。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張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