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架開展金絲猴保育生物學 研究破解瀕危難題



3月8日,從神農架自然保護區得到的消息,神農架獲批整合神農架保護區和湖北省金絲猴保護研究中心現有的研究平臺,創建神農架金絲猴保育生物學湖北省重點實驗室。該項目旨在從金絲猴保育生物學研究入手,穩步提高金絲猴種群數量,破解瀕危難題。
金絲猴是中國特有珍稀動物物種,神農架金絲猴屬于川金絲猴。36年前,科考人員在神農架第一次發現金絲猴,當時公布的數字是501只。目前神農架保護區共有3個金絲猴大種群,8個小種群,總數已經超過1300只。
2011年12月,湖北省科技廳公布了湖北省1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項目名單。神農架金絲猴保育生物學湖北省重點實驗室名列其中。該實驗室以神農架自然保護區為依托,整合大龍潭金絲猴研究基地,官門山生物實驗室、小龍潭金絲猴發育基地、官門山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等研究平臺,形成資源共享,協同發展的運行機制。
2011年12月14日,神農架金絲猴人工繁育基地出生首例冬產金絲猴,目前已成功越冬,生長狀況良好。據負責神農架自然保護區科研所楊敬元所長說,金絲猴繁育分自然繁殖和人工繁育,這只金絲猴就是人工通過配對、食物調節等輔助手段繁育的產物。
早在2005年,神農架保護區實施一項金絲猴的冬季補食項目,首次獲得了相對穩定的金絲猴研究種群,并依托新建的官門山生物多樣性實驗室開展金絲猴生化病理研究。
楊敬元還透露,自2007年至今,神農架金絲猴人工繁育基地,共出生金絲猴47只,成活率100%,而自然種群繁殖率56%,這個令人鼓舞。但按照國際物種標準,野生動物種群5000只以下均屬瀕危,神農架金絲猴還沒有徹底擺脫瀕危境地。長期開展的野外考察表明,雖然金絲猴的食物多達172種,但冬季野外食物不足和環境嚴酷,仍然是金絲猴特別是弱小金絲猴致危的主要原因。金絲猴過冬問題解決后,生存率大大提高。
目前,神農架保護區開通了野生金絲猴實時視頻監視系統,負責監視保護區內100多只金絲猴的活動、生活、繁衍、嬉戲和繁育實況。科研人員通過該系統對實時采集到的視頻信息進行存儲、分類、備份,確保監測數據的連續性和可靠性,同時為游客提供了有限的科研觀賞。
據了解,神農架自然保護區將每年投入近100萬元用于金絲猴實驗室建設,加快對金絲猴繁育、棲息地保護、致危自然因素等多方面的研究,以破解這一旗艦物種的瀕危難題。
來源:中國日報湖北記者站 (記者 周荔華 通訊員 羅永斌 楊敬元 ) 實習編輯:孫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