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農村“教書匠”到“專家型”教師
“國培可謂雪中送炭,是我們農村教師的及時雨。”在河南大學參加國培計劃的鶴壁市浚縣小河正一中教師張忠江感慨良多。
從2011年8月到12月,河南大學先后接收培訓了1050名中小學農村教師。作為國培計劃獲批項目數量和分配人數居河南省高校之首的高校,河南大學經過不懈探索和系統總結,初步形成了“一個中心”、“三個貼近” 、“四個結合”的培訓工作特色。
“國培”引發農村教師從教熱情
“不求有功,只求無過。”在回顧自己長達十多年的農村教學經歷時,一位來自新鄉市的教師這樣說。他認為,在長期單一枯燥的教學活動中,一些中小學農村教師難免失去對教育的熱情。
參加河南大學國培計劃的學員大都是農村中小學的一線骨干教師,他們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積累了許多問題和困惑。農村匱乏的教育資源在無形中阻礙了他們的成長,他們渴望通過與高層次專家溝通交流,找到解決問題的“金鑰匙”。
針對這種情況,河大培訓專家團隊多次召開學員座談會,鼓勵學員大膽設問,將熱點、難點和重點問題分門別類,通過舉辦專題講座、小組研討等形式,解答學員關注的實際問題。
在河大參加國培的周口市淮陽縣魯臺鎮第一初級中學教師韋柏耀說:“國培再一次激發了我從教的激情。”
王立群等專家名師現身說“教”
央視百家講壇著名主講人、河南大學文學院王立群教授結合自己若干年前當中小學教師的經歷,就如何做一個稱職的優秀教師現身說法。
“已經66歲高齡的王立群教授,專門從百忙之中抽出白天時間給我們講如何做一名合格的語文老師,他那睿智又不乏詼諧的語言,那來自心底的文化底蘊,那處處顯示出的大家風范讓我們一次次的感動,讓我們心靈受到一次次的洗滌。”來自新密市西大街初級中學的教師梁彩紅說。
作為我國知名教學與課程論專家,河大副校長劉志軍結合我省農村中小學教育發展的實際,為參訓學員詳細解讀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基本內容,介紹了河南省新課改的現狀和未來走向。
學員們一致認為,專家的講座既有理論高度,又貼近教學實際,為他們改善課堂教學藝術、豐富自身專業成長經歷具有較大幫助。
為農村教育“換血”
河大結合學校學科學位點建設,讓學員參與學校的學科建設和科研活動,提高其學科認知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
據河大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樣一來,一方面激發了學員的科研興趣,有利于促進學員由“教書匠”向“專家型”教師轉變;另一方面教授們的課題因一線教師的參與而增強了課題的實證性和有效性。
作為置換脫產項目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頂崗實習不僅給河大學生提供了一個實習的機會,同時還為農村中小學帶來了活力。
在寄給河大的感謝信中,崗王鄉中學如是寫道:貴校郭慧慧同學不但以精湛的業務技能支援農村教育,更以熱心助人,無私奉獻的情操贏得了我校師生的尊敬和擁戴。同時,給我校帶來了生機和活力。
來源:中國日報河南記者站(記者 常城 實習記者 付曉可 通訊員 賈世煜)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