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2
一波三折“尋房記”
2011年,宇媽決定讓兒子小宇就讀位于市區的某私立小學,隨著房子到手、兒子讀小學,她半年多的尋房記終于畫上句號。“找房子、給兒子選學校,我和老公這段時間沒有雙休日,幾乎腳不著地四下奔波。”
糾結的幼兒園:入學-轉學-再入學
宇媽說,自從兒子開始上學,當媽的糾結歷程跟著開始了。以前她家住在市區寶洲街,她就近給兒子選了附近的私立幼兒園,“我們的戶口隨孩子奶奶落在鯉城區,位于晉光小學學區內,原本計劃讓兒子讀完小小班轉到奶奶家那邊的公立幼兒園的,誰知道兜兜轉轉,最后又回了私立幼兒園”。
原來,讀完小小班之后,小宇進了一所公立幼兒園,雖然戶口在該幼兒園片區內,但是由于不住在戶口所在地,宇媽托了關系才讓小宇轉學成功。
“沒多久我發現,小宇在新環境里很不適應,相比較后我也覺得,私立幼兒園的教學方式,似乎更適合小宇發展”,宇媽狠狠心,又費了一番周折,把小宇從公立幼兒園轉入原先的私立幼兒園。
難搞的學區房:奔波半年一波三折
小宇上幼兒園的事情搞定之后,選一所靠譜的小學又被宇媽提上日程。
按照戶籍顯示,小宇能上晉光小學,這是一所很多家長擠破頭都想把孩子送進去的學校。可事情沒那么簡單,甚至稱得上一波三折……
●一波:賣掉一手房 換套二手房
“小宇奶奶家的房子很舊,我們想在學區內再買一套二手房,既方便孩子上學,也可以解決居住需要。”宇媽說,為此夫妻倆把位于豐澤區鬧市地段的一套一手房賣了。
但夫妻倆走遍了晉光小學學區內的小區,卻失望而歸。
“當時學校周邊沒有新建商品房,大部分小區比較老舊,稍微好一些的,每平方米要9000元,而且沒房源。”
●一折:戶籍所在地找不到房
夫妻倆把找房的范圍擴大到了泉州師范學院附屬小學附近的小區,“買得到房子的話,直接落戶,讓兒子上附小,就算不能上附小,讀晉光小學也還不算遠”。
宇媽又失望了。“附小周邊,我們看的幾個小區都是房齡已經二三十年的老房子,居住環境太差。”
宇媽又想到了泉州實驗小學,但周邊同樣沒有合適的房源。
●二折:好學校周邊房子舊價格高
宇媽把找房的范圍擴大到鯉城區、豐澤區的幾個就學條件方便的社區。
目標漸漸出現,一段時間下來,宇媽手上有三套條件不錯的房源,分別位于后城、涂門街、云谷小區。
“我們最終買了涂門街的房子。”宇媽說,目標學校包括新家學區內的第二中心小學、戶籍所在地的晉光小學和私立學校泉州市第三實驗小學。
●三折:學校難選擇 抽簽解決
三所學校如何選擇?宇媽征詢了周圍朋友的意見,仍舊難以取舍,最后靠抽簽定下了學校。
就這樣,宇媽喬遷新居,兒子上學的問題也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