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9日)晚間,山東魯豐鋁箔股份有限公司披露三季報,由此拉開兩市披露三季報的序幕。
業績同比下降62.77%
三季報顯示,魯豐股份1—9月營業收入15.19億元,同比增長11.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632.76萬元,同比減少62.77%;基本每股收益0.04元。
此前,魯豐股份曾在三季度業績預報中將凈利潤同比下降的原因解釋為一季度業績虧損影響公司前9月的盈利水平。
作為首家披露三季報的企業,魯豐股份股價一度遭炒作大漲,前兩日股價均逾6%。截至昨日收盤,該股上漲1.13%,報11.68元。
三季報不容樂觀
首份三季報出爐后,三季報將迎來披露高潮。本周內,創業板公司銀信科技將于10月12日披露三季報;10月13日披露三季報的有有研硅股和濱化股份兩家滬市公司,兩家中小板公司法因數控和江南化工。
據同花順iFinD統計,截至目前,兩市共有1002家上市公司公布三季報預告,其中125家公司預增,211家公司預減,4家公司續盈,49家公司續虧,91家公司首虧,25家公司扭虧,363家公司略增,121家公司略減。對比過往數據,即使在業績最差的2009年,三季報業績預增的占比也在20%以上,而目前三季報預增的比例僅為12.5%。
四季度操作應合理配置
安信證券投資顧問李永曜認為,從三季報數據的結構來看,上市公司業績整體下滑明顯。三季報對全年業績起到一個承接作用,可以認為今年上市公司盈利狀況大幅下滑已成定局。
總體而言,由于出口、投資、消費以及需求層面出現了階梯式的下降,結構性因素對上市公司的負面影響已經成為市場下跌中的主要原因。投資方面,建議關注前期超跌的煤炭、水泥和地產行業。
永竹投資投資顧問郭施亮認為,一般而言,股票市場提前3—6個月反映經濟運行的趨勢,隨著前期穩增長措施的逐步落實,四季度國內經濟有望出現拐點。四季度的投資應積極配置持續出現業績增長的股票,盡量回避預虧預減類的個股。記者陽荻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