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教育部了解到,明年國家將逐步建立村小和教學點經費保障機制,提高村小和教學點的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其次,發揮遠程教育功能,按照國家規定標準配備多媒體教學設備,開發和輸送數字化優質課程教學資源。再次,學區中心學校要統籌所管轄和輻射教學點的課程安排和教師配置,保證教學點開設國家規定的課程,不讓教學點成為低水平的代名詞。
“明年戶籍改革或將取得突破,破除了城鄉居民身份差異,真正統一戶籍,農民是改革受益者。這場統籌城鄉改革,關系到6億多農民的命運和未來中國可持續發展的空間。”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所長聶高民說。
對于保障房建設,張平在全國發展和改革會議上指出“中央預算內投資主要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城鎮基礎設施、‘三農’、社會事業和社會管理、節能減排和生態環保、自主創新和結構調整、欠發達地區等領域。”
中國房地產及住宅研究會有關負責人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保障房建設是一大民生工程,而目前的一個大瓶頸是資金問題。中央財政補貼只是保障房資金的一小部分,其余都得地方政府自籌。作為財政來源重點的土地出讓凈收益,今年以來下降較大。另一方面城市建設成本升高,均給地方政府不小壓力。”他表示,根據全國發展和改革會議的表態,明年有關方面將會進一步研究如何吸引民資進入保障房領域,并有望出臺相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