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學——
深入學習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關鍵是掌握思想精髓,把握講話貫穿的堅定信仰追求、歷史擔當意識、真摯為民情懷、務實思想作風和科學思想方法,更好地用講話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工作
海南省委常委、組織部長李秀領和他的同學們度過了無比充實的5天,每天早上7點鐘起床,集體食堂吃早餐,開會前認真通讀系列講話,上午聽報告到11點,12點開飯前還有1個小時自學時間。中午短暫休息后,分組討論至下午5點半,晚上繼續通讀講話,為第二天下午的發言準備提綱。
全體學員以飽滿的情緒和認真的態度投入學習,是這次研討班的一個鮮明特點。李秀領說,大家吃在食堂、住在宿舍;分組討論3個小時,甚至中間都沒有休息時間;每天晚上,大家都在宿舍內自學,不串門聊天,樓內一片安靜。“如此潛心靜氣的研討班,也是大家轉作風、正學風、改文風成果的展示,本身就是一次難得的心靈凈化。”
劉云山同志在講話中要求學員們把握講話貫穿的堅定信仰追求、歷史擔當意識、真摯為民情懷、務實思想作風和科學思想方法。在4個半天的分組討論中,這幾個關鍵點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
“為什么我們一直辛辛苦苦干工作,群眾還是有些地方不滿意,說明工作確實有脫離群眾的情況。‘四風’問題的存在,使得我們和群眾的感情距離越來越遠,為群眾服務的能力越來越弱。”北京市委副書記呂錫文結合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談到真摯為民情懷時說:“真感情要在‘和群眾一起過、一起干’中建立。習總書記說,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這是對我們黨執政為民理念的深刻詮釋,也是對踐行黨的宗旨的根本要求。”
學員們印象最深的,還是系列講話所貫穿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敢于擔當是領導干部基本的政治品格,學員們認為,系列講話充分體現了對黨對國家對民族對人民對歷史的責任擔當,充分體現了天下為公、戮力復興的奮斗精神,學習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就是要切實增強歷史擔當意識。
不少學員感覺越學越覺得肩上的擔子重、責任大。“今天,歷史的接力棒傳到了我們這一代共產黨人手里,我們必須承擔起自己的責任。責任重于泰山。黨的高級領導干部在黨和國家各個領域擔負著非常重要的使命,尤其要增強憂患意識、使命意識、進取意識,勇于負責、敢于擔當。”在結業式上,中央黨校常務副校長何毅亭說。
學習的目的全在于運用。大家表示,要堅持不懈地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武裝頭腦,深刻把握講話貫穿的歷史擔當意識,摒棄私心雜念,夙夜在公勤勉工作,不折不扣地把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貫徹到改革發展穩定的各個方面,運用到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宏偉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的全過程,以不斷創造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業績,讓黨中央放心、讓人民滿意。(記者劉維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