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不斷完善科研項目管理體系,注重學校科研項目的三個轉變。即科研管理方式從單一管理到輔助、引導、帶動的全方位、全過程科研管理服務方式的轉變;項目主體從個體研究為主到以項目為平臺搭建學術團隊的轉變;研究內容從個人興趣為主到個人專長與國家社會需求積極對接的轉變。學校瞄準學科前沿,推進學科理論創新、方法創新;圍繞國家戰略與社會需求,組建高水平學術創新團隊;以重大科研項目為抓手,產出了一批高質量、標志性科研成果。“十一五”期間,學校共申請到國家級項目24個、省部級項目43個。2007年,張西平教授的《20世紀中國古代文化經典在域外的傳播與影響研究》被立為2007年度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2010年,王克非教授的《大規模英漢平行語料庫的建立與加工》被立為201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2010年,張西平、李雪濤教授的《中國文化海外傳播動態數據庫》被立為201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特別委托項目。
校級項目結構更加合理,體系不斷完善,成為培育和孵化高級別科研項目的重要平臺,相繼孵化出國家級、省部級項目十余項,占五年來學校縱向項目總數量的五分之一強。多個學科具備了沖擊高等級項目的實力,應對國家和社會需求的能力不斷增強,科研項目對學校科研整體實力提升的帶動作用開始凸顯,以項目為主體的跨院系、跨學科學術攻堅團隊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