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城4條內河將試點生態修復 全國征集方案
又黑又臭的瀛洲河成為此次整治的試點河
舉措 瀛洲河等試點水體生態修復
對于已完成截污,但水質改善仍不明顯,市民反響強烈的內河,福州市建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已報市政府同意,今年將首次引進水體生態修復系統,提升內河水質。
第一批開展試點的內河共4條,分別是瀛洲河、廈坊溪、光明港一支河、躍進河。將通過引進“小生態系統”,提高內河水體自凈能力,使水質達到地表V類水標準。
福州市建委有關負責人表示,這些河流最明顯的特征就是“水動力不足”,相當于死水,容易發黑發臭。目前,這些內河已完成了截污,這也是生態修復試點的前提,以保證實施生態修復時,不會有污水排入內河。如果試點工作效果好,將逐步推廣到其他內河。
揭秘 生態修復如何助內河“除臭返清”
據介紹,針對部分內河發黑發臭的現象,福州市建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準備通過生態修復手段幫助恢復水體生態系統,從而讓內河達到“除臭返清”的目的。
什么是生態修復手段,如何讓內河“除臭返清”?福州市建委有關負責人介紹,生態修復手段指應用水生動物、水生植物、微生物等各類非常規工程措施,使河道水質逐步改善,水體生態系統逐步恢復。也就是利用微生物、植物等生物的生命活動,對水中污染物進行轉移、轉化及降解,從而凈化水體,創造適宜多種生物生息繁衍的環境,重建并恢復水體生態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