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平潭“打包”申報 自貿區忙擴圍
本報記者 瞿宜同 福州報道
越來越多的地方想要加入自貿區申報這個“游戲”,最新的一個就是福建的福州。這個城市也提出了自己的自貿區主張,表示要與平潭共同申報自貿區試點。這也是繼廈門、平潭之后,福建省第三個提出自貿(港)區訴求的城市。
地方政府“趕潮”自貿區,除去地方利益訴求外,還有更多現實考慮。
隨著國內對自貿區研究和認識的不斷深入,包括廣東、天津、廈門等“第二批自貿區試點競爭者”,紛紛擴大自貿區試點范圍,以更具現實可操作性。“擴圍”背后,是自貿區熱潮下的一種理性和回歸。
共同申報
1月5日,在福州市“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福州市市長楊益民明確提出,探索與平潭共同申報自由貿易區。
此前,《中共福州市委關于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意見》指出:“整合福州保稅港區、福州出口加工區等海關特殊監管區,積極申報自由貿易區。”
福州政協委員鄭立則建議,將福州(江陰)保稅港區、福州保稅區、福州出口加工區以及擬議設立福州長樂空港保稅園區整合起來,成立統一的機構,集中力量向國家申報福州自由貿易試驗區,帶動福州新區建設發展。
一位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政府相關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福州具有良好的海岸線和港口條件,通過設立自貿區,打造福州經濟升級版,倒逼福州對外開放。
在定位于對臺自由貿易的基礎上,該人士認為應特別重視以金融為核心的服務貿易。
據了解,此前福建官方曾有海西(或福建)自貿區一說,范圍涉及廈門、平潭及福州。在廈門上報自貿區試點、平潭上報實施自由港政策后,福州似已被邊緣化。有人士也認為,福州不具備單獨申報自貿區的條件。
“如果與平潭捆綁的話,可能性會比較大,平潭有政策優勢,福州有軟硬件環境。”前述人士表示。
“大小聯動”
“實現平潭的開放開發,必須有福州的聯手共贏。”在這次“兩會”上,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書記楊岳表示,希望福州能和平潭一起協作推動海西自貿區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