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構建地震安全島 有望明年起試運行地震預警系統
【鏈接】
地震安全島
十項指標防震減災
根據我市所處的大地構造環境和震情形勢,市地震局提出了打造廈門地震安全島的防震減災總體目標,具體指標要求包括:
一、一般工民建和重大工程100%達到抗震設防要求——即地上結實;
二、完成地震小區劃,為規劃部門提供基礎地質資料——即地下清楚;
三、健全的防震減災機構和系統的地震社會服務體系;
四、全面的地震監測系統;
五、建設準確的地震烈度速報系統;
六、完成地震危險性長期預測并建立科學的地震趨勢分析思路和方法;
七、系統的地震災害防御法規及嚴格的實施措施;
八、民眾防震減災知識和應急避險技能普及率到達85%以上;
九、構建有效的地震預警系統;
十、建立強有力的地震應急救援體系。
【相關新聞】
地震科普教育
廈門創造東孚模式
近年來,市地震局十分重視在學生、市民當中普及防震減災知識,2013年“五一”期間,市地震局聯合廈門晚報、廈門科技館,舉辦了地震科普專場活動,通過互動游戲、報紙專題報道,使得防震減災知識的參與受眾達萬人。
值得一提的是,市地震局還打造出全省首批地震科普示范校之一——海滄東孚學校。早在汶川地震之前的2008年1月,市地震局就與該校簽署共建協議,將學校的防震減災科普教育搞得有特色也有實效,對學生進行較系統的防震防災教育,讓他們掌握這方面的技能,提高他們應對各類災害的能力,省教育廳、省地震局已將“東孚模式”推廣至全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