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侯一32歲產婦懷孕26周 生下巴掌大試管雙胞胎
是“有生機兒”,體質弱,要保住至少得花20-30萬元求子4年已花光積蓄,他們無奈選擇“至少保一個”
兩個孩子的未來讓林海燕擔心不已
只能通過滴管給涵涵喂奶粉
2015年3月3日中午12:25,來自閩侯的32歲的林海燕在福建省婦幼保健院生下了一對雙胞胎女兒“希希”、“涵涵”。結婚四年,她和丈夫張輝終于通過試管嬰兒的方法,盼來了愛情的結晶。
但是,由于孕周僅26周多,“希希”和“涵涵”連早產兒都算不上,只能稱為“有生機兒”。這意味著她們需要被送進新生兒科,借助保溫箱和呼吸機,才有可能健康長大。
“兩個我們都想救,但是我們的經濟能力,讓我們只能選擇救一個。”無奈之下,林海燕和丈夫把體重更重一些的“希希”送到了12樓新生兒科的保溫箱里,“涵涵”則留在了5樓母親的病房里,由一家人照顧。
“想救她們,又沒有能力”
醫生稱雙胞胎要在新生兒科保四五個月,每天最少花費5000元
“怎么辦,涵涵半天才能呼一口氣,心跳好像也沒了。”昨天上午,東南快報記者趕到醫院時,林梅燕正坐在病床上,手足無措地看著自己的小女兒。涵涵被奶液嗆住,小臉漸漸憋成紫色。
幸好路過的催乳師陳大姐幫忙把“涵涵”倒過來,輕拍后背,這才讓她把喉嚨里的異物吐了出來,臉色也漸漸正常了。
“在產房里,我聽到醫生報體重,一個800多克,另一個只有760多克。我當時就想,太小了,可能活不了。”但是醫生對孩子們的新生兒阿氏評分(評價新生兒出生時無窒息及窒息嚴重程度的一種簡易方法)是8分(滿分10分),這又燃起了林海燕的希望。她曾和丈夫商量過,如果孩子評分達到8分,就把她們送到新生兒科的保溫箱去。
病房外,醫生給了張輝一些考慮的時間。“醫生說,希希和涵涵這樣的情況,最起碼要在新生兒科保四五個月,保到4斤左右,每天最少花費5000元,至少要花20-30萬元,如果有并發癥,會更多,這些都是難以確定的。”張輝說,這么龐大的數目他們一家根本沒辦法承擔,他只能把希希和涵涵一起帶回了5樓的產婦病房。
“想救她們,又沒有能力。”為了籌錢,3日傍晚,林海燕在朋友圈發布了求助信息,并陸陸續續收到了2萬多的善款。
但是,要救活兩個“有生機兒”,這些錢遠遠不夠。6點多,800多克的希希被抱上12樓的新生兒科,涵涵則留在了林海燕的病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