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委書記尤權:抓住新常態下福建發展新機遇
“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不僅體現在經濟增長速度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上,更體現在發展方式、經濟結構、發展動力的升級轉換上,福建要以積極主動的精氣神適應發展新常態,抓住發展新機遇,充分發揮生態、對臺、海洋等方面的優勢,堅持穩中求進、好中求快,全面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福建。”
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全國人大代表、中共福建省委書記尤權,8日在福建代表團駐地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福建要追求沒有水分的增長
尤權說,進入新常態,經濟增速面臨換擋,過去那種盲目追求百分之十幾的高速度,既不可能也無必要,“福建必須以更高的質量、更好的效益、更優的環境適應速度的變化,追求實實在在、沒有水分的增長”。
2014年,福建國內生產總值(GDP)比上年增長9.9%,今年,福建GDP的預期目標是增長10%左右;2014年,福建躋身全國人均生產總值超萬美元之列。尤權笑稱,我們已實現和要追求的數字都是“干貨”。
福建經濟如何實現沒有水分的增長?尤權以“發展方式需要轉變”、“經濟結構亟待調整”、“增長動力向創新驅動”三句話來解答記者的詢問。
尤權指出,在新常態下,過去那種靠消耗資源、污染環境的速度型粗放式發展路子已難以持續,必須向質量效益型集約增長轉變;同時,必須加快調整需求結構、產業結構、區域結構,推動投資、出口、消費“三駕馬車”協調拉動,三次產業協同帶動,城鄉區域均衡發展;在傳統經濟帶動作用明顯減弱的情況下,福建經濟增長還必須加快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的轉變。
兩區孕育發展新機遇
在新常態下,增長速度進入換擋期、結構調整面臨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處于消化期,這種“三期疊加”對經濟的影響將是一個長期的態勢,也是經濟發展新階段的必然反映。
尤權說,福建正處于科學發展加快發展的重要歷史時期,“三期疊加”既是挑戰更是機遇,要主動順應趨勢性變化,在變化中找到機遇,順勢而為,趁勢而上,在投資消費需求上、在產業發展上、在市場競爭中、在體制改革中,在各種變化的條件下,準確把握發展新機遇,精準發力。
福建自貿試驗區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便是福建在新常態下孕育出的新機遇。由是,福建獲得了在更高水平上、在更廣闊的領域擴大對外開放的全新語境。
尤權告訴記者,福建正抓緊完善自貿試驗區總體方案和廈門、平潭、福州各片區的實施方案,把重點真正放在體制機制創新上,從投資、貿易、通關、航運、金融等方面探索更加便利化的運行模式,營造更加國際化、市場化、法制化的營商環境,突出對臺特色、服務兩岸交流,提升福建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水平。
據了解,到目前為止,福建自貿試驗區的三個片區已經有673家企業、779個項目落地,總投資88.4億美元,開局良好。尤權認為,自貿試驗區成為福建發展的又一發動機可以預期。
談到“一帶一路”建設,尤權說,福建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要從加強互聯互通、深化多元貿易往來、推進海洋合作、推動人文密切交流等四個方面努力,發揮僑資僑力,全方位推進與海絲沿線國家的交流和合作。
尤權認為,雖然歐美等傳統國際市場對中國傳統出口商品的需求增長放緩,但隨著“一帶一路”等戰略的實施,福建擴大進出口、推動企業走出去仍有巨大潛力。
福建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
“我們必須擯棄粗放式的、以生態環境為代價的發展方式,既要發展,又要環境;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尤權如是說。
記得兩年前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福建代表團的開放日上,尤權曾招呼各路記者“來福建吸新鮮空氣”。“清新福建”成為這個東南沿海省份的一張亮麗“名片”。
2012年12月到福建工作,迄今兩年三個月時間,這位省委書記已然成為“清新福建”的代言人。尤權說,生態資源是福建最寶貴的資源,生態優勢是福建最具競爭力的優勢,福建一定要繼續做好“生態美”文章。
采訪的最后,話題又落到福建經濟的發展上,尤權用5個“更加注重”強調在新常態下福建經濟運行的“守則”——更加注重有質量有效益的增長,更加注重通過龍頭帶動做大增量優化結構,更加注重全面深化改革增添發展動力,更加注重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更加注重推進依法治省提高領導經濟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尤權表示,要切實把中央支持福建發展的政策優勢轉化為現實的發展優勢,福建將努力實現速度、結構、質量、環境、民生的協調發展。
他期許:“讓福建機制更活、產業更優、百姓更富、生態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