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檢測:旅游地購買的珠寶玉石九成為假貨、次貨
東快訊(記者 夏菁文/圖)祖傳金戒指含金量為零、天然紅寶石裂隙填充玻璃、翡翠手鐲鑒定為C貨……昨日,省寶玉石協會在福州、廈門、泉州三地五個檢測站開展3·15珠寶玉石免費鑒定咨詢服務,三地共計接待消費者700多人次,鑒定珠寶玉石1300多件,其中在旅游地購買的九成是“假貨”“次貨”。
昨日14時許,省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站外早已排起了長龍,前來送檢產品的消費者將近20人,由于鑒定時間長短不一,有的消費者需要排隊一個多小時。
“中午還沒到上班時間,就有十幾個人在外頭等著了。”省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站站長稱,初步統計一天已檢測了100多件珠寶玉石,其中假的就占了一半,送檢的主要以玉器為主。
據了解,此次有五家珠寶玉石鑒定機構參與免費鑒定活動,分別是省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站、省珠寶首飾檢測中心(省金銀飾品質量監督檢驗站)、福州戴信珠寶首飾檢測機構(省寶協鑒定專業委員會)、省寶玉石質檢站、省寶玉石協會泉州辦事處。在鑒定過程中,每個檢測站點都發現有消費者花大價錢購買的珠寶首飾實際上是假貨。
送檢樣品大部分為翡翠、和田玉、紅寶石、藍寶石等。但經鑒定,大部分為處理翡翠(B貨、C貨)、合成紅寶石、合成藍寶石等。根據送檢消費者的口述,上述珠寶玉石大部分是在旅游地購買的,也有的是通過電視購物、展銷會等渠道購買的。
對此,省寶玉石協會提醒消費者,在小柜臺、地攤、旅游景區等地方購買珠寶玉石要慎之又慎,即便都配備了相關證書,但證書也能作假。旅游地屬于珠寶玉石產品造假“重災區”,請謹慎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