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文物局關注千年“肉身菩薩” 福建尚無追回海外文物先例
“肉身菩薩”跟埃及木乃伊有著很大的不同
“肉身菩薩”歷來很受信眾的尊崇,福建境內,尤其閩南一帶,推崇佛教,泉州更是號稱“泉南佛國”。雖然數量極少,但歷來都有發現“肉身菩薩”。南安市佛教協會副會長蘇少隆向東南快報記者介紹,在德化、南安、漳州都有發現過“肉身菩薩”。
“章六全祖師”在歐洲巡展引起關注之后,海外媒體將其稱為“mummy(木乃伊)”,對此,蘇少隆表示,這種說法不準確,“肉身菩薩”跟埃及木乃伊有著很大的不同。他認為,埃及木乃伊是權利的象征,只有掌握當時埃及最高權力的少數人才能享有木乃伊的待遇,并且其“不朽”的方式也跟中國的“肉身菩薩”很不一樣。
他說,中國的“肉身菩薩”也會借助一些草藥、香料等保持身體的“不朽”,但要一些德高望重的高僧才能達
到這一境界,不是每一個佛學弟子往生后都能成為“肉身菩薩”。
蘇少隆說,佛教徒對于往生有自己的一整套儀規,這是一套繁瑣又莊嚴的儀式,禁食、只喝水、打坐等等,“最神奇的就是,有些高僧知道自己往生的時間,他會提前一段時間進行往生儀規。”
相關鏈接
十大“肉身菩薩”,有兩位出自福建
不少佛教的網站評出中國最出名的十大“肉身菩薩”,其中福建就有兩個。這里面最著名的慈航法師(1893年—1954年),俗名艾繼榮,就是福建閩北人。
慈航法師17歲在福建大金湖剃度出家,后追隨太虛大師,于全國各地巡回弘法,后訪南洋,宣傳抗日國策;晚年駐錫于臺灣,創辦“臺灣佛學院”,開創臺灣僧伽教育,1949年被臺灣有關方面逮捕入獄。1954年在關房中示寂,寂后坐缸,面目如生,五年后開缸檢視,面呈紫色,全身完好。成為臺灣第一尊“肉身菩薩”。
目前,慈航菩薩金身供奉于臺灣彌勒內院。每年還有各種紀念活動,影響甚大。
福建省內現存“肉身菩薩”妙智和尚,他俗姓蔡,名松蒼,祖籍福州,生于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1937年,在漳州龍海浮宮鎮鸛石巖寺剃度出家,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末在福州鼓山涌泉寺;1996年住持于漳浦縣烏石巖紫薇寺、興教寺;1999年經弟子釋法光叩請,常住漳州龍文區香光念佛堂。妙智歷時三個世紀,于2000年被評為“全國第五屆世紀健康老人”,并名列榜首。2003年農歷正月二十八日圓寂。 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