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津閩自貿區方案獲批 專家:進口商品更便宜
東南網3月24日訊(本網記者陳薪宇)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審議通過廣東、天津、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以及進一步深化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
據了解,去年12月,廣東、天津、福建獲批設立自貿區,上海自貿區在原來28.78平方公里的基礎上擴圍,四大自貿區的獲批轄區范圍均在120平方公里左右。福建自貿區包括廈門、平潭、福州三個片區,面積118.04平方公里。
福建省圍繞自貿區的相關工作已經悄然啟動。其中,廈門海關啟動了“出入境船舶單一窗口信息系統”試點工作,船舶代理企業可以通過“出入境船舶單一窗口信息系統”一次性錄入申報信息,分別發送到4家聯檢單位的系統,實現“一單多報”。此外,福建自貿區福州片區的“進口商品展示直銷中心”日前開始試營業。
福建南方科技經濟研究院院長、福建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開明認為,此次三大自貿區總體方案獲批,意味福建在對外開放上將更上一個臺階,“福建有對臺優勢,又是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應該緊抓自貿區發展機遇,擴大開放開發。”
他分析說,從產業結構來講,福建自貿區各地特點不盡相同。其中,廈門的主攻方向是金融,平潭是服務貿易,福州是先進制造業基地、“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平臺、兩岸服務貿易合作和金融合作的示范區,“三地各有特色和優勢,自貿片區劃定后與原有發展優勢可形成疊加,三地試點后的經驗均可在全省推廣,對福建的開放開發將有很大促進。”
“自貿區還將給福建百姓帶來生活方面的各種便利”,王開明說,“比如買‘平行進口汽車’售價可能比目前4S店的售價降低15%左右。還可以在家門口買到便宜的進口商品等,不用再去國外代購。”
他也建議,福建在服務業和金融等領域加大開放力度,“服務業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如醫療、教育等行業,但是存在缺口大的問題和壟斷現象,這是一個投資發展的好方向。在自貿區吸引一些外資醫療單位入駐,給一些壟斷的醫院以沖擊,加速醫療衛生行業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