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侵蝕福州飲用水源 呼吁增水量遏采砂保閩江水源
非法采砂致河床下切,海水倒灌,咸潮威脅長樂唯一取水口
海水倒灌閩江,閩江的咸淡水交界已上溯至烏龍江螺洲大橋附近,福州四個取水口中有兩個受影響,多次出現水源氯化物超標(詳見非法采砂加劇海水倒灌閩江影響福州飲水)。昨日海都報報道引發廣泛關注。
昨日,省住建廳城建處有關人士介紹,目前,福州已采取多種舉措應對咸潮影響自來水供應問題,比如,新建的自來水取水口設在閩江上游,將大樟溪作為第三水源。
對此,有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介紹,閩江水量位于全國第七,與黃河相近,但近年來已出現一種聲音:若不正視水源問題,“守著閩江沒水喝”將不是危言聳聽。解決辦法就是:閩江下游應嚴禁盜砂,同時加大上游對下游的泄水量。
大樟溪成第三水源 籌建引水工程
省住建廳和福州市自來水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為應對海水侵蝕福州飲用水源的問題,已采取多項舉措。首先,新建的自來水廠取水口往閩江上游移動。比如,在建的飛鳳山水廠地處烏龍江邊,供水量達15萬噸,建成后將緩解金山片區用水緊張問題。在取水口選擇上,他們就舍棄了距離水廠不遠的烏龍江,而是選擇在距離約10公里外的淮安口附近。
其次,尋找第三水源。目前,福州的水源除閩江外,敖江是第二水源。但為提高用水安全,已將大樟溪作為第三水源,籌建引水工程,通過引水滿足福州及長樂等其他地區的自來水正常供應。
部門建議上游電站 加大下泄流量
在記者連日采訪中,從省住建廳到福州、馬尾和長樂的自來水供應企業,多位人士向記者提到一句話:“守著閩江沒水喝”。
有關人士說,閩江水量位于全國第七,與黃河相近。在過去,很多人根本不會想到福州要喝閩江以外的水。但現在若不正視水源問題,“守著閩江沒水喝”將不是危言聳聽。而在水源問題中,海水倒灌是最主要的問題。
記者了解到,今年3月5日,相關部門曾向省政府提交了一份報告,其中提到:“建議省水利廳、省環保廳督促各水電站在枯水季節,加大下泄流量,保障下游水位要求,如水口電站下游多個水廠反映,下游水量不足,導致枯水季節水廠生產受咸潮影響大”、“建議省水利廳、省環保廳協調上游水口電站加大下泄流量,維持閩江下游水位穩定在一定區間,盡量減小咸潮上溯對沿岸居民及企業生產、生活用水影響”。
知情人士透露,根據此前的經驗,要解決海水入侵閩江問題,必須全面遏制非法采砂,同時加大上游對下游的泄水量、來砂量。
遏非法采砂去年扣船157艘
閩江河床下切致海水倒灌,而非法采砂是其中重要原因。
對此,福州市水政監察支隊支隊長詹志誠告訴記者,在2006年以前,閩江采砂多家管理,沒有形成統一的管理打擊力度,一度出現濫采現象,致使河床下切嚴重。近年來,水政部門完善了措施和辦法,對非法采砂加大打擊力度,實行24小時不間斷巡查,并加大處罰力度,閩江沿線非法采運砂得到全面遏制。
詹志誠說,去年,共查扣違法采運砂船157艘,沒收拆解違法采砂船舶56艘,并查扣違法運砂車74輛。為更有效打擊違法采砂者的囂張氣焰,水政部門還與公安等部門合作,以涉嫌“暴力抗法”和“盜采礦產資源”等罪名立案7起,刑事拘留50余人。
市民呼吁:優先保障閩江供水
昨日,海都報報道也引發很多福州市民關注和熱議。市民陳先生說,和大部分人一樣,作為土生土長的福州人,他根本想不到,有一天他可能要喝咸水,甚至閩江水有可能不能喝了。他認為,既然問題如此迫在眉睫,有關部門應該采取相關措施,如加大上游泄水量、來砂量,加大打擊非法采砂力度,優先保證閩江水作為沿岸水源的功能,靠移動取水口、引水,不是解決問題的主要辦法,畢竟遠水解不了近渴。
市民劉先生認為,閩江作為福州的母親河,若是因為自然因素導致海水倒灌、影響飲用水,那大家無話可說,但眼下其中有很多人為因素,應當予以重視。比如上游建了多個電站問題,經濟效益必須和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尋找平衡,否則生態一旦破壞到一定程度,要恢復則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