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駕APP在榕極速發展 服務標準出臺“一管到底”
福州新聞網4月8日訊隨著“互聯網+代駕”手機APP的橫空出世,由于代駕成本低,且更為便捷,越來越多的福州市民在酒足飯飽之后喜歡用手機“叫”代駕。不過在大范圍普及之后,很多市民也發現,各類代駕APP存在的弊端開始顯現,比如一旦代駕過程中出現交通事故,消費者很可能面臨索賠無門的局面。因此,互聯網代駕服務標準的制定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
繼打車軟件進入福州市場之后,代駕市場也迎來了變革。從去年開始,各類代駕軟件悄悄進入福州市場,只要用手機下單,距離最近的代駕司機就會迅速上門。與傳統福州代駕服務百元的起步價相比,10公里內僅收39元的低廉價格引起了不少市民的關注。正因如此,與打車軟件一樣,代駕軟件在福州的發展可以用“極速”來形容。昨日,在各類APP應用市場,e代駕、愛代駕、微代駕等300多個與代駕有關的軟件都有人下載,幾乎每款代駕軟件的功能都差不多,下載注冊之后,很快就能看到附近處于空閑狀態的代駕司機。
由于代駕司機的收入基本上為每個月五六千元,收入最高的專職司機每個月收入可達到1.5萬元,大量司機加入了代駕的行列。僅目前就有一千多位福州司機加入了e代駕系統,其聘用的代駕司機需要5年以上駕齡,入職前需要相關培訓。但這些司機并非正式員工,主要是晚上兼職賺外快的車主。
如果再加上其他代駕企業,目前福州承接代駕業務的司機起碼有好幾千人。這么多人從事代駕業務,一個巨大的缺陷也就暴露出來——這么多的兼職司機,怎么才能管好?在代駕過程中一旦出現事故等意外,用戶是否會遭遇索賠無門的局面?在這種情況下,福州一些本土代駕企業開始了“逆襲”?!拔覀儸F在對外宣傳的主題就是鼓勵市民找在工商登記注冊的正規代駕公司,或酒店的專職司機比較保險,用手機APP請人代駕,萬一過程中車子有刮擦,代駕司機拍拍屁股走了,吃虧的還是私家車主?!币患腋V荽{公司的負責人這樣告訴福州晚報記者。
福州晚報記者了解到,e代駕制定的全國首份《互聯網代駕服務平臺標準及安全白皮書》,對使用互聯網平臺提供代駕服務的代駕司機的準入標準、服務規范、監督體系以及安全保障體系進行了全面的界定。其中,在司機資質方面,要求代駕司機的駕齡不得少于5年,必須身體健康、品貌端正、無犯罪史、無傳染病史等,對服務的規定也很細致,比如禁止代駕司機接打電話發短信、禁止主動搭訕客戶、禁止單手握方向盤超過15秒。
而業界和市民最關注的就是交通事故賠償標準。根據上述標準,代駕過程中,因超速、違反指示燈、未系安全帶等相關處罰,均由代駕司機承擔,代駕平臺代為追責。在代駕責任險方面,互聯網代駕服務平臺需設立不少于200萬元賠付能力的代駕責任險。而至關重要的代駕司機有責交通事故賠償原則為“一管到底”。具體來說,若客戶無車輛保險或不愿通過自身車輛保險理賠,e代駕賠付客戶車輛合理的維修費及相關交通補償,在車輛維修期間,維修時間≤7天按100元/天賠償,維修時間>7天按一次性1000元賠償;若客戶愿意通過自己車輛保險理賠,車輛保險因理賠影響次年保費漲幅,按照發生事故時當年度保險相同險種次年的實際保費漲幅由e代駕賠償,并給予客戶本次事故車輛相對應的事故責任項下的維修費用的20%作為額外補償及相關交通補償(在車輛維修期間,維修時間≤7天按100元/天補償,維修時間>7天按一次性1000元補償)。
“目前,我們在福州已經執行此服務標準?!眅代駕市場負責人張東鵬說,建立服務規范不僅是給用戶提供保障,也是對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某種程度來說,是倒逼整個互聯網代駕行業的洗牌。
(福州晚報首席記者 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