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醫保定點新增16家民營醫院 有的在城郊
新增多類別 醫院有的在城郊
在此次增設醫保定點機構前,福州市共有醫保定點醫療機構369家,其中非公醫療機構136家,占全市醫保定點醫療機構的37%。此次增設完成后,非公醫療機構占比再次提升,此次已超過41%。
從本次獲批的16家民營醫院的類別來看,門診類的醫療機構共有9家,占此次獲批民營機構的56%。同時,獲批的醫療機構還涉及精神、婦產等專科,種類多樣。
而從地域分布上看,多數新增民營醫療機構位于人口密集的城區,有幾家位于城郊,例如位于倉山區則徐大道的福州醫博肛腸醫院,位于倉山區蓋山路的福州倉山白湖亭醫院等。
“此次獲批的醫院還是比較偏向于便民的。”一業內人士表示,醫院獲批,可以讓市民免受“折騰”之苦,而多種類別的醫院成為醫保定點機構,也滿足了市民的多種需求。
“以婦產為例,三家婦產醫院獲批,將緩解市民在大醫院長久排隊的現狀。附近的市民就能在家門口生孩子、報銷,會方便很多。”
降低了門檻 促“民醫”提質量
記者注意到,此次增設醫保定點機構的條件有所放寬。
根據此次申報準入條件,取消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定點零售藥店準入及信息變更的時間、空間距離限制,對定點零售藥店經營面積、人員配備不作另行規定。申報條件的放寬,使不少民營醫院解脫束縛,紛紛申請醫保定點。
同時,根據此次的申報條件,福州市人社局首次納入養老機構內設的取得營業執照的醫療機構、民辦非企業登記證書的醫療機構。
對此,福州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省人社廳相關文件已放寬了要求,此次準入條件根據省里的新要求來執行。而一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隨著醫保定點機構的增多,原來空間限制等束縛了市場的發展,這是主管部門更改準入條件的原因之一。
“能夠被定為醫保定點機構,將促進我們民營醫院的良性發展。”一定點民營醫院負責人說,進入“體制”后,醫院就能以此來吸引更多的患者前來就診,而減少對各類推廣的依賴,將節省下來的錢更多地投放到提升服務質量上。
該負責人說,被定為醫保定點單位后,民營醫療機構與公立醫療機構能夠同臺競爭,民營醫療機構的發展壯大更多地需要自身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