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藥品市場“一藥多價” 部門:可網上查詢
同款維C銀翹片,兩家藥店售價均為8.8元
部門:藥價可上網站查詢
目前,藥品市場“一藥多價”的現象十分普遍。一盒由江中集團產的胃藥“健胃消食片”,最低售價5.8元,最高售價卻達15元。為何會有這種差異?藥店是否存在違規行為?早報記者就藥品差價等問題采訪了市物價局局長施國賓。
對此,施國賓表示,只要藥價未超過政府的最高限價,藥店就不算違規。藥監部門負責監管藥品質量,藥價歸物價部門管轄。至于具體哪種藥的最高限價是多少,消費者可以登錄省物價局的網站查詢。
施國賓說,藥品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既有商品性,又有民生特質,既要尊重市場的充分競爭也要保障市民的用藥安全和價格合理,而且藥品的中轉環節也比較多,因此藥品價格浮動的空間比較大,市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藥比三家”,把它當成一種普通商品來選購,好中選優、優中選廉。
律師:隱蔽藥價是怕競爭
藥店因為擔心競爭對手刺探藥價,采取了隱蔽價格、拒絕問價的做法,該種行為合理嗎?
福建瀛坤律師事務所孫洪良律師表示,商品價格不是商業秘密,本就應當透明公開,即便存在刺探藥價的行為,也不能算是不正當競爭,而如果為了防備對手而采用隱蔽價格等做法,那只能說明藥店對自身沒有信心,畏懼競爭。他還認為,藥價不在顯眼位置公開,違反明碼標價規定,并且會給顧客帶來不便,甚至存在欺詐嫌疑。
孫洪良說,不過,即便藥價隱蔽,經常買藥的消費者也容易了解到哪家藥店的價格便宜,而誰的藥價低,誰就能賣得更多。他建議消費者在購買藥品時一定要貨比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