噴墨“生日”易擦改
記者在超市里仔細查看了包括膨化食品、袋裝肉食品、火腿、粉絲、餅干、沙琪瑪、速凍水餃等在內的10多個品種的食品,發現生產日期標注非常不統一:有的把某年某月某日標注在“生產日期”的后面,有的噴涂在封口處,有的標注在包裝袋的一側(有的左側,有的右側),有的標在袋底,有的則標注“保存期×個月”。
這些袋裝食品存在的一個共同點就是,外包裝袋上的生產日期90%以上是噴墨式的,用指甲很容易刮掉。時下天熱手汗多,記者用手擦抹一款話梅的噴墨生產日期后,數字變得模糊不清。
僅有少數大品牌的食品生產日期是壓印或激光噴碼上去的,字跡清晰、牢固,基本上無法涂改。
業內人士指出,這種采用噴墨打印上去的生產日期很容易被商家涂改,而如果采用壓印或刺孔式標注生產日期,則能最大限度地減少這種隨意涂改的可能性。
然而,目前國家并沒有具體規定生產日期應該是打印上去還是壓印上去,只是在標準GB7718-94《食品標簽通用標準》中規定:“標注應當清晰、牢固、醒目,易于辨別,不得在流通環節中變得模糊甚至脫落,要保證消費者購買和食用時易于辨認和識讀。”因此留下了漏洞。
兩招看準原裝“生日”
工商執法人員提醒廣大消費者,在購買袋裝食品時應當認真仔細地對商品標簽中的廠名、廠址及生產日期進行識別,對一些有涂改嫌疑或印刷粗糙商品標志的商品,堅決抵制購買并及時向工商執法部門舉報。
一看色澤。原有的生產日期,干凈利落,色澤發亮,更改后的通常模糊不清,日期周圍留有墨跡,日期色澤發烏發暗。有的因為原日期可能擦拭不干凈,甚至會在同一個袋子上出現兩個日期。
二是用手擦拭。產品包裝上的原生產日期,一般是鋼印打上和電噴的生產日期,用手無法直接將其擦掉。而改過的生產日期,用手輕輕一抹,顏色便開始變淺,再用力抹幾下,生產日期變得一團黑,看不出字的模樣。
來源:南方日報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