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河北頻道邢臺5月17日電 技工,是真正靠手藝“吃飯”的人。在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中,90后“工控”男孩李金豪代表國家出征工業控制項目,在25個參賽國中,用實力說話取得第9名。
如今,他已經是邢臺技師學院的一名教師,將專心、專注的“心法”傳授給學生,手把手教學生實際操作,他想讓更多的學生用螺絲刀“擰出”夢想。
畫線不用水平尺
5月13日,記者來到邢臺技師學院競賽樓三層的世界技能大賽工業控制項目集訓基地,幾個身著藍色訓練服的學生,正圍在一個工位前聽講。
“工業控制項目比賽,就是根據給出的題目,從硬件到軟件,搭建一個工業控制的現場。其中的評分標準很多,為了在規定時間內順利完成比賽,首先要練扎實基本功。”被學生們圍在中間,正在講話的小伙兒中等個頭,濃眉大眼,說話也是鏗鏘有力。只見,他拿起一把尺放到工位里的木板上,用鉛筆畫出一條線。
“老師,你放到那兒就畫線,萬一不水平咋辦。”小伙兒笑了笑,示意那位學生上前比對。“呀,是平的,你是怎么做到的。”學生問。小伙兒答:“參加世界技能大賽,畫線是最最基本的一項,光這一項我就練了無數次,有手感了。”
“那就是李金豪。”該校老師蘇劍策指了指正講課的小伙兒說,在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中,李金豪代表國家出征工業控制項目。比賽結束載譽而歸的李金豪,被邢臺技師學院留任,主要負責世界技能大賽工業控制項目選手的訓練指導和實際操作教學工作。
訓練到凌晨,睡在桌子上
就在記者與蘇劍策攀談間,李金豪從學生堆兒里走出來,此時他才發現記者的存在。
“他訓練起來,那可真是專心,有人從旁邊經過,他看不見,旁邊有人說話,入不了他的耳,美食也誘惑不了他。”蘇劍策曾多次幫李金豪打飯,放到他的旁邊,過了兩三個小時,才見李金豪放下手頭的活兒,大口吃起來。
據李金豪回憶,備戰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期間,他每天6時30分起床體能訓練,8時開始集訓,11時30分吃午飯,稍休息一會兒又開始訓練,17時30分吃晚飯,19時開始晚間集訓,直到22時或23時才結束。
“枯燥的訓練,更需專心專注”
李金豪說:“有一次,我為了把硬件部件安裝完成,確保第二天能準時進入編程環節,訓練到凌晨,其他人啥時候離開的,我都沒查覺到,干完手頭的活兒一看表,2點了,還回宿舍干嘛,直接找了塊泡沫,墊著躺在桌子上睡了一晚。”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中,李金豪獲得工業控制項目優勝獎。“我沒有拿到第一,多少有些遺憾,希望學生們不留遺憾。”李金豪告訴記者,他和蘇劍策、任建科、段贊輝四個老師一組,現在每天跟學生一起訓練,打算在新一屆世界技能大賽上,讓學生們大顯身手。
李金豪拿出一個筆記本,是每天的訓練筆記。翻開,里面寫著學生們訓練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鋸水管的時候看清尺寸、電位計焊接時應先穿線……
李金豪說,“干我們這一行,就得有個精細勁兒,面對枯燥的訓練,更需專心專注,除了這些,技巧也很重要,把我們的經驗寫下來給學生們,希望他們在實現夢想的道路上少走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