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形式】
不搞“一刀切”,學校可有多種選擇
鄭州市教育局特別強調,各校可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組織和管理模式,有組織地做好開放工作,不搞“一刀切”。
在開放形式上,學校可有多種選擇。比如,登記式開放,即在學校規定的開放時間內,市民可自主到校登記后參加體育活動;會員制開放,即由學校會同社區共同組織,對社區需要體育鍛煉的人群進行登記審核后發放健身鍛煉卡,并按照相關規定和辦法持卡參與健身活動;團體活動預約開放,社區單位或團體需要開展體育活動時,事先向學校提出申請,學校在規定的時間內向團體開放。
在組織管理模式上,學校可自主開放,即學校組織人力、物力進行開放、管理和協調;也可依托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管理開放;還可以委托經營單位開放,運用市場機制進行管理等。
學校要積極建立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積極與周邊社區達成共識,簽訂管理協議,加強對開放對象的甄別與管理工作。
【市民熱議】
有人熱烈贊成,有人擔心會再次失敗
得知此消息后,記者通過本報的全媒體平臺第一時間與讀者互動,反響熱烈。
“好事啊!只要能真正開放,我們雙手雙腳歡迎。”小張說。
同時,以網友“愛無悔”為代表的網友則不無擔心地提出:“2008年就試點過一次了,但是并不成功。原因有很多,最根本的也是學校和家長最擔心的是:如果允許社會人員隨意進出校園,一旦出了校園安全事故,誰來擔責?此外,開放時間怎么定?開放場地該不該收費?場館維護費用很高,這筆錢誰來出?像塑膠場地、羽毛球館、乒乓球館等,如果損壞了怎么賠償?……這些問題如果不能解決,試點就很難開展。”
【部門回應】
準備更充分,相關管理辦法將出臺
對于公眾的擔心,市教育局回應說,有關部門正在積極聽取并匯總各方意見,以改進、充實試點工作。與以往相比,此次試點的準備更充分,形式更靈活、具體。相關部門將制定和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包括學校體育設施對外開放管理辦法、入校鍛煉登記制度、體育鍛煉作息制度、體育場地器材安全檢查制度等。
同時,為使開放工作步入常態化、制度化、規范化軌道,鄭州市教育、體育、民政、公安、物價、財政等多部門將加強溝通與協調,制定《鄭州市中小學校體育設施向社會開放管理辦法》,建立起一套切實可行的保障機制和考核制度,具體指導開放工作,使學校無后顧之憂,做到能夠積極主動地創造條件,擴大學校體育設施向社會開放的廣度和力度,不斷向廣大市民提供規范和優質的服務。
來源:大河報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