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樓房是新農村建設
當記者就村民反映的非法及暴力征用耕地問題訪問該鎮鎮長姜安昌時,姜表示他們進行土地開發“完全是按照群眾的愿望,根據國家、省市建設新農村的要求進行的。”
他介紹說,北街村這邊交通不便利,整個村只有一個出口。新農村的建設會極大地改變村民的生活居住環境,是造福群眾的好事情。
“事實上,98%的村民都同意征地,只有個別村民為了多要點錢,一直在鬧,”他略顯無奈地說,“基層工作太難做了,想為大家辦點兒實事,卻得不到理解。”
就征地過程中出現的暴力問題和毀壞農民青苗的問題,他稱不了解情況,并斷言“不可能打人。”而被毀壞的青苗,已經全部按照每畝1000元的價格進行了補償。
所蓋樓房手續不全
當記者問及征地和土地開發是否有土地使用許可證和相關規劃手續時。姜坦承,“現在各地都是這樣的,新農村建設的土地都沒有批下來,” 并向記者展示了縣領導批復的該鎮總體規劃和關于北街村的征地協議。
針對征地后村民安置問題,他介紹說除了補償款,村民可以在規劃的安置用地上按照統一設計自建門面房,將來可以出租門面獲得收入。而自建房政府目前并未考慮任何補貼。
“政府沒有參與其中,村民按照自愿的原則自建或者由開發商建成后按成本價賣給村民,”姜說道。但他并不清楚具體的成本價格。
而隨后記者從該村村委會成員左松林口中得知,征地后的住房建設全部由招標來的開發商承建,并非鎮長所稱的“可自建”。
針對有村民反映的尚未收到補償款問題,他表示“錢已經發放給了生產組,是他們內部有矛盾分不下去。”
本周二,記者撥通了羅山縣縣長許遠福電話,當記者向他大致介紹所了解的情況并欲就相關問題采訪他時,許以正在開會為由拒絕了我們的采訪請求,稱會通知縣委宣傳部聯系記者。截至發稿前,該縣宣傳部門仍未與記者取得聯系。本網將繼續關注。
來源:中國日報河南記者站(記者 劉祥瑞 實習記者 潘亞楠)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