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書記吉炳軒9月11日在大慶市主持召開座談會,研究如何把哈爾濱、大慶建設成現代化國際化大城市問題。他強調,要認真貫徹落實李源潮同志在我省調研時的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明確城市功能定位,強化城市產業支撐,搞好城市發展規劃,努力把哈爾濱、大慶建設成現代化國際化大城市。
省委常委、哈爾濱市委書記蓋如垠,省委常委、大慶市委書記韓學鍵,哈爾濱市市長林鐸及齊齊哈爾、牡丹江市主要負責同志在會上作了發言,暢談了對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大城市的認識體會和工作打算。
在認真聽取大家的發言后,吉炳軒作了重要講話。他指出,城市現代化是指城市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發展以及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由傳統向現代轉變的過程,集中體現物質文明建設的巨大成就和精神文明建設的豐碩成果,是城市自身發展的高級階段和城市進步的高級形式,大體呈現出政治、經濟、設施、環境、人居、科技、社會、文化、教育、市民現代化的特征。國際化大城市是指那些具有極強政治、經濟、科技實力,并且和全世界或大多數國家發生政治、經濟、科技和文化交流關系,有著全球性影響的城市,大體具有區域中心、移民之城、會展之城、服務之城、創業之城、宜居之城、傳媒之城、文明之城的特征。城市現代化是城市國際化的基礎,城市國際化是城市現代化的動力。一座城市要實現更高程度的現代化,建設國際化城市是其必然的戰略選擇。一座城市要想實現更廣領域的國際化,建設現代化城市是其必然的基礎保障。
吉炳軒強調,21世紀是人類進入以城市為主體的新時代。哈爾濱是我省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一座具有歐陸風情的特大城市,歐洲新藝術運動、俄羅斯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相互交融。這兩年來,哈爾濱緊緊圍繞“超越自我、再塑形象、奮起追趕、努力晉位,把哈爾濱建設成為現代大都市”的奮斗目標,全面實施“北躍、南拓、中興、強縣”新戰略,已經形成了好發展、快發展、大發展的良好態勢,處處是發展的聲音、奮進的勁頭、建設的場景。哈爾濱在最苦、最累、最難的路橋建設上取得歷史性突破,創造了極寒地區工程建設的奇跡,孕育了吃苦耐勞、不畏困難、團結協作、開拓創新的路橋精神。哈爾濱不論是物質基礎,還是精神財富,都為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大城市奠定了基礎,只要按照認定的道路堅定不移地走下去,抓緊抓實地把各項工作干起來,哈爾濱就一定能夠展現出大氣、神氣、洋氣的新風采,一座生機勃勃的現代化國際化大城市就會巍然矗立在松花江畔。半個多世紀以來,大慶經歷了石油大會戰、原油高產穩產、向綜合型城市轉變、科學發展四個階段,截至2010年,可持續發展水平在全國資源型城市中名列第一,成為全國集國家環保模范城、全國文明城、國家衛生城多個品牌于一身的知名城市,這些都為推動城市跨越式發展創造了基礎條件。當前,大慶已步入了經濟社會良性發展的快車道,城市發展正處在一個重大的歷史機遇期,也到了一個實現新跨越的重要歷史轉折點,這就要求我們必須以更高水平的城市發展來領跑現代產業、來引領現代生活,積極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城市發展道路,努力把大慶建設成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現代化國際化大城市。
吉炳軒強調,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大城市,非一朝一夕所能辦成,需有十幾年、數十年的不懈努力。
一是要明確城市功能定位。哈爾濱要立足經濟全球化時代背景,從城市發展歷史、所處區域地位、所擔負的職能和未來發展方向,進一步明確城市功能定位。要從哈爾濱未來20年到50年的遠期發展趨勢來進行謀劃,著眼于建設世界貿易旅游中心、全球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和國際交通物流大通道,把哈爾濱建設成東北亞地區經貿物流中心城市、國家戰略資源服務基地、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基地和國際冰雪文化名城。要充分利用特殊地理位置、良好貿易基礎和多元文化特色,積極打造國外商家進駐中國市場的戰略要地,東北亞地區經濟貿易中心,中國大企業對東北亞各國、東北亞各國大公司對中國經貿業務的地區性總部集聚地,世界一流的北國特色旅游目的地。要充分發揮裝備制造業基礎優勢,打造現代裝備制造業先導區。要充分發揮鐵路、公路、水陸、航空等現代交通網絡發達的優勢,打造我國東北部最大的交通樞紐和重要的集裝箱集散地。近期就是緊緊圍繞建設北國水城、工業大城、科技新城、文化名城和商貿都城,把哈爾濱建設成全省經濟發展的支柱、科技創新的先導、城鄉建設的表率和服務全省的平臺。大慶必須高端站位、放寬眼界、超前思維,按照“源于歷史、基于現實、緊跟時代、引領未來、創新發展”的原則,來規劃設計和逐步推進現代化國際化大城市建設,按照20年到50年兩個發展階段來確定城市發展的大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