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老鄭
養活親閨女麗麗,還要照顧大峰、明明,走遍各地給明明治病,“鄭百萬”開始“不務正業”了。特別是他的善舉偶然被媒體報道后,他的名頭從“鄭百萬”,變成了“愛心爸爸”和“老鄭”。
開始有人說他傻,有人說他“有病”,有人說他想出名,有人找他求助,說自家沒錢,讓他幫忙資助孩子,更有人“慕名而來”,在水果攤上扔下孩子就讓鄭安宏養……鄭安宏倒也不計較,最初他覺得養一個是養,養兩個還是養,因此全都收留了。
從1997年到2009年,22年里,鄭安宏累計收養、長期資助的孩子,已經有10個,加上他的親閨女,這些年11個孩子管他叫“爸爸”。
2007年開始,鄭安宏與南華街道成立愛苗基金會,每個月,他都會雷打不動地往基金會里存1000元錢,這些年,這項基金以及鄭安宏單獨短期資助的孩子,還有70多名。
賺錢難,花錢快。孩子們要吃要喝,要穿衣要上學,還要看病,富人鄭百萬慢慢成了窮人老鄭。存款總是往外取,不見往里存,花沒了就賣房子。孩子們出息了,上大學的、讀研究生的、就連明明的病也差不多都讓鄭安宏給治好了。“大兒子”結婚了,他給買房,給買跑運輸的車,但他自己的日子越過越窘迫。他的水果店24小時開著,他直接跑到地里去向果農收果,為的就是多賺點差價,他還兌了個小飯店,從水果店下了班就往小飯店去,有時一天就只能趕上口剩菜,連個小灶都舍不得單開,飯店服務員都說,俺們老板和收剩菜的似的……“老鄭啊?那才摳呢,大眾浴池3塊錢洗個澡他都嫌貴,不舍得老去。”鄰居說。“你看他那孩子們,都穿得可新可好了,結果自己穿得亂七八糟的,一打聽說敢情都是人家送他的。”熟悉他的記者說。“生意越做越小,沒法呀,他看孩子顧不過來,就得讓雇的人賣貨,那雇的人能全指望上么?一天到底賣了多少錢誰也說不清……”他的姐姐說。“老鄭,你這么多年,給孩子們花了多少錢,算過么?”在他的病床前,記者小心翼翼地問他。“算啥呀,沒個數……”他虛弱地咧咧嘴,露出一抹微笑,接著說“反正我這點兒錢都給他們花了,要是算,100萬也不止了吧。”
“富人”鄭安宏
鄭安宏徹底變成了一個“窮人”。穿著別人給的不合身的舊衣服,住著租來的老房子,吃最便宜的蘿卜白菜……但他自己從來不認為自己“窮”。“哎呀,多苦多累,一看見那些孩子,什么都沒了!”鄭安宏躺在病床上給記者描述孩子們,“今年(指2009年)新來的老小兒,那小汗腳可臭啦,他脫下來那襪子,我店里的服務員都洗不了,就得我給洗呀,一個腳趾頭一個腳趾頭慢慢搓,嘿嘿。”鄭安宏手術后的嘴唇干裂,說到這些時卻言語輕松,甚至帶著幾分得意,看得出,那是獨屬于一個爸爸的樂趣。
當然這樂趣也有讓人比較撓頭的時候,鄭安宏最愁的就是每學期末孩子們開家長會的時候,“最多時候4個孩子一起開家長會,我跟趕場似的,從一個學校出來,還得趕緊往另一個學校跑,累的滿頭汗呀!”
孩子們的確給了他很多。“和我都特別親,天天一回家,一個個全過來了,上下圍著你,那個膩呀!”鄭安宏的眼中,孩子們的單純、善良、快樂、健康,就是他最大的收獲。鄭安宏資助、撫養過的孩子里,有的考上了華南理工大學的研究生,有的已在沈陽農大、遼寧科技大學、東北大學讀書,每當念叨起這些特別出息的孩子,他都會特別的驕傲。
2010年1月15日,鄭安宏的哥哥看著他的精神狀態不太好,硬拉著他到醫院做了一個全身檢查,“醫生當時懷疑是腸癌,但告訴我需要做個病理才能確定結果。”鄭安宏說,沒想到病理報告出來后果真是腸癌。
回家后,老鄭沒有將病情告訴孩子們,他害怕孩子們上火,但趁著老鄭賣水果時,明明在爸爸的兜中無意間發現了這張病理單。隨后,家中的5個孩子都開始關心起爸爸,擁抱爸爸,親吻爸爸,“兒子”小雨甚至問起老鄭:“爸,你是不是不要我們了,你別著急,等我長大了掙錢給你看病。”
在鄭安宏看來,他更重要的收獲在于,“我實現了自己的承諾。”他坦承自己這些年也遲疑困惑過,面對直接送到他這的孩子,他也有“怎么都往我這送,我拿什么養啊”這樣的想法。但是他總是覺得,這件事兒既然自己最開始“擔起來了”,他就應該擔到底。這就跟他當年認準“要幫助人”的死理兒一樣,固執到近乎不可思議。
好人老鄭
現在,更多人更熟悉鄭安宏的另一個稱號“老鄭”,叫起來特別隨和、親切,管是比他大多少的、小多少的,都這么叫。
2010年1月22日一大早兒,鞍山市第四醫院5樓普一病房外擠滿了人。剛下電梯的問前面的人,“老鄭是在這住院么?”前面的人問更靠近病房的人,“老鄭啥時開始手術?”再往前的人不吱聲,只是滿眼焦急地等著……
8時30分,病房門開了,老鄭被護士們推出來,準備進入手術室。原本就挺瘦的他看起來愈發憔悴,頭發花白,胡子也白花花長了一圈兒,看起來比他的實際年齡更大上了幾歲。“老鄭,加油!”“老鄭,挺住!”人群圍了上來,氣氛多少有些“悲壯”。虛弱的老鄭沖著人群點點頭。
這一天是老鄭確診結腸癌后手術的日子。
手術前,他給自己參與創辦的“愛苗基金會”又存了1000元,盡管此時他自己的手術費還沒有著落;手術前,他把家里的兩個小“兒子”送到了長托,明明送到了大姐家,他最怕的不是自己的病情,而是怕自己萬一有點啥事兒,這些孩子沒有人照顧,又成了孤兒……
3個半小時的手術時間,無數自發趕來的鞍山市民,老鄭的孩子們,都默默的守在手術室門外,默默地祈禱,好人一生平安。
12時整,手術結束,老鄭被送回病房。“手術很順利,術后效果滿意。 ”醫生的話讓所有等待的人松了口氣。
現在,老鄭的病房里,擺滿大家送給他的鮮花,他的身體依然虛弱,但精神很好,尤其是一說到孩子的事兒,脈搏就激動得直往“120”上沖。
病房里人來人往總是不斷,他養育的孩子們、資助的孩子們、被他的故事感動了的人們。總是往外掏錢幫助別人的老鄭,這回也收到了很多別人的捐款,他對此很過意不去,總是說“不用了不用了”。
也許質樸的鄭安宏還沒有認識到,愛,是可以通過這樣一種方式,一層層傳遞、感染的。
來源:東北新聞網 編輯:段若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