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指出,盡管調控效果明顯,但未來中國樓市特別是二、三線城市樓市走勢仍存有許多不確定性,調控仍面臨許多挑戰。
11月份,杭州、廣州、武漢3地同日出現“高價地”,幾十億元甚至上百億元的高價地塊已不是怪事。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表明,11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7.7%,漲幅比10月份縮小0.9個百分點,環比上漲0.3%。
不久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大力發展公共租賃住房,逐步形成符合國情的保障性住房體系和商品房體系。
北京大學房地產業研究所所長陳國強指出,從會議看,公租房已被認定是保障房的主要形式,這是尋租空間較少、解決城市“夾心層”住房的很好方式。兩套供給體系可以覆蓋所有人群,其中保障性住房體系將成為未來住房政策的核心環節。
不少專家指出,隨著中國住房供給體系的完善,2011年房價可能趨于平穩,但要真正形成住房供給“雙軌”體系,還需盡快出臺住房保障法,并將保障房列入各級政府考核“硬指標”。
來源:新華網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