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發展、中信“最吝嗇”
銀行陷在“資本不足”的困境,令其對股東的回報吝嗇了很多。除興業銀行(601166)10轉8派4.6元(含稅)的“豪爽”舉動外,其余幾家銀行均選擇了減少分紅、多留存利潤以補充資本。國有大型銀行中,工、建、中行派息率降至40%以下,剛上市的農行派息率更是只有16%。每股收益高達0.73元的交通銀行,派息只有每股0.02元,派息率僅為2.7%,均遠低于國際同業50%左右的派息水平。
業內人士分析,一些銀行亟須彌補資本金,從長遠發展考慮,這些銀行會通過減少分紅的方法增加留存利潤,加大核心資本,解決資本金的問題。
不過,這也讓投資者頗有微詞。導報記者統計發現,從衡量企業是否具有投資價值的股息率看,已發布年報的12家銀行中,僅有國有四大行的股息率超過剛剛上調的一年期定存利率3.25%,其他8家銀行與之都有一定差距。
根據年報顯示,工、農、中、建四大行去年分紅預案分別為每股派現0.184元、0.054元、0.15元、0.212元,按照去年首個交易日收盤價計算,股息率(含稅)分別為3.44%、3.69%、3.5%、3.43%,略高于一年期定存利率。另一老牌國有銀行交通銀行的股息率也不盡如人意,該行每股送0.1股并派現0.02元(含稅)。
其他7家已經公布年報的股份制銀行則更為吝嗇。據統計,民生銀行、華夏銀行、興業銀行、浦發銀行以及招商銀行的股息率分別為1.79%、1.59%、1.6%、1.17%、2.06%,低于四大行股息率水平,更遠遠低于一年期定存利率。即使按照去年12月31日的收盤價計算,這些銀行的股息率仍然未跑贏一年期定存利率。
最早披露上市銀行2010年年報的深發展A,雖然有超過百億元的可供分配利潤,卻連續3年不分紅,與同樣沒有分紅的中信銀行并稱為今年銀行板塊的“鐵公雞”。
華夏職工薪酬增長最快
導報記者在分析年報時發現,雖然去年銀行板塊的業績出現飆升,但是其背后的經營成本也在不斷提高。各行的成本收入比均在30%以上,其中,華夏銀行的數值最高,為43.41%,遠超同業水平。業內人士表示,這主要與近期銀行“吸儲”壓力越來越大有關。
導報記者統計發現,中國銀行、深發展A、民生銀行、興業銀行等多家銀行存貸比已超過70%,其中,民生銀行、深發展人民幣存貸比分別達到72.74%和72.61%,距離75%的監管紅線僅一步之遙。
加大職工薪酬投入,動員“吸儲”,無疑是一些銀行的無奈之舉。華夏銀行的年報顯示,其在員工薪酬等方面的投入力度極大。去年該行應付職工薪酬為20億元,增幅達到81.89%,超出其營業利潤66%的漲幅。而同一時期,其他銀行對職工薪酬的漲幅基本在10%左右浮動,某些銀行甚至出現薪酬下降的情況。當然,華夏銀行對員工的付出也有了回報,與其他競爭對手相比,該行去年存貸比為67%,比其2009年71.64%的水平大幅下降了4.64個百分點。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