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控“緊咬不放” 房企“步步驚心”
房地產企業所面臨的尷尬處境,是一年多來房地產調控不斷升級的直接結果。從去年的“國十條”到年初的“國八條”,調控政策層層推進,房地產企業則使出渾身招數以求應對化解。
年初“國八條”出臺,首次明確要求各城市確定新建住房的價格控制目標,調整了個人轉讓住房營業稅政策,將二套房貸首付提高到六成。還提出將限購措施擴容到所有“一、二線城市”以及部分三線、四線城市。以此為號角,2011年房地產調控的步伐不斷加快:
1月28日,上海和重慶兩市正式啟動對個人住房征收房產稅的改革試點。5月1日起,商品房銷售正式實行“一房一價”制。同時,杭州、南昌、石家莊、廣州、深圳等多地相繼提高了首套房的首付比例或者貸款利率。7月1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研究部署繼續加強調控工作,提出了擴大限購范圍,抑制二、三線城市房價過快上漲,抑制租金過快上漲等新的調控方向……
在調控不斷發力,銷量、庫存、資金等壓力不斷加大的情況下,8月,70個大中城市有46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停止上漲步伐。10月,全國房價環比指數首現負增長。
隨著調控步伐的推進,房地產企業的狀況也在發生著微妙的變化。從上市房企的季報、中報及其披露的各項數據來看。隨著市場熱度的不斷降溫,上市房企從年初明確表示“不差錢”,到年中紛紛表態要“布局二、三線城市”,再到9月、10月業績紛紛出現下滑、庫存創下天量新高……走出了一段明顯的下行曲線。
鏈家地產首席分析師張月認為,今年房企面臨的資金難題經歷了銷售回款滯緩、融資渠道收緊、年底還貸乏力的漸變,漸趨普遍化、深度化。三季度末房地產行業面臨的巨額債務,極有可能在主觀上抑制房企來年的擴大融資的意愿,以避免高負債、高風險的資金危機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