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六大以來,鐵路系統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立足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以快速擴充運輸能力、快速提升技術裝備水平為主線,全面深入推進和諧鐵路建設。
“十一五”期間,面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汶川地震、玉樹地震、嚴重洪澇災害、國際金融危機等一系列嚴峻挑戰,全路各級組織和廣大干部職工開拓進取,攻堅克難,圓滿完成各項任務,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我國鐵路發展由此實現了歷史性的巨大跨越,昂首走在了世界鐵路發展的前列。
發達完善鐵路網建設取得重大成果
鐵路系統緊緊抓住黃金機遇期,加快實施《中長期鐵路網規劃》,有序高效推進大規模鐵路建設。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中央把鐵路建設作為擴內需、保增長的重點。鐵路部門進一步加大投資力度,擴大建設規模,掀起了鐵路建設新高潮。
“十一五”期間,全國鐵路基本建設投資完成1.98萬億元,是“十五”投資的6.3倍;新線投產1.47萬公里,是“十五”的2倍;復線投產1.12萬公里、電氣化投產2.13萬公里,分別為“十五”的3.1倍和3.9倍。全路復線率、電氣化率分別達到41%、46%。
高速鐵路建設取得突出成就。我國投入運營的高速鐵路已達8358公里,全國鐵路每天開行動車組列車近1200列,還有一大批高速鐵路正在建設之中。
其中,全長1318公里、列車最高運營時速可達380公里的京滬高鐵完成全線鋪軌。2010年12月3日,“和諧號”CRH380新一代高速動車組列車在京滬高鐵棗莊至蚌埠段,創造了時速486.1公里的世界運營鐵路試驗最高速。
時速350公里的京津、武廣、鄭西、滬寧、滬杭高鐵,時速250公里的石家莊-太原、濟南-青島、合肥-南京、合肥-武漢、寧波-臺州-溫州、溫州-福州、福州-廈門、南昌-九江等高鐵相繼開通運營,投入運營的新建高鐵達到5149公里。京滬、哈大、京石、石武等高鐵正在加快建設,在建高鐵1.7萬公里。
區際干線建設取得重大進展。青藏鐵路格爾木-拉薩段、太原-中衛(銀川)、臨策鐵路臨河-額濟納段、重慶-懷化、永州-茂名、銅陵-九江、宜昌-萬州、包頭-西安等區際干線建成投產,蘭州-烏魯木齊、昆明-南寧、南寧-廣州、蘭州-重慶、張家口-唐山、山西中南部鐵路等項目進展順利,在建里程1.4萬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