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照片,吉林市,2012年10月18日 “暖房子”工程:老廠區迎來新溫暖 10月17日,工人們粉刷一棟“暖房子”工程完工后的吉化住宅樓。 57歲的付連志是中國石油吉林石化礦區服務事業部房產維修公司的一名班長,他所在的班組負責吉化廠區162棟老房子的“暖房子”工程。從最初對工程的研究論證,施工時工人的安全教育,到工程完畢后的驗收回訪……老付與同事們一跟就是三個年頭。作為國家“一五”期間重點工程、新中國第一個化工基地,吉化經過近60年發展,在吉林市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廠區結構。說起從前的居住條件,有著30余年吉化工齡的付連志有些不好意思,“老吉化流行一句話:‘工廠是歐洲,住宅是非洲’”,由于房屋年頭久,無論從外觀相貌還是內部環境,超過20年房齡的老舊小區條件普遍落后于各項功能逐步升級的工廠。特別是冬天未供暖之前,房屋保暖差,屋內溫度較其他小區更低。 “不能讓辛苦一輩子的工人們再受凍”,自2010年開始,吉化公司響應吉林省政府在全省范圍內的“暖房子”惠民舉措,為廠區所有樓房外體加裝保溫材料。截至目前,已有442棟房屋,955萬余平方米樓房外立面穿上了隔熱保溫的“小棉襖”。“做完‘暖房子’的住戶普遍表示,家里比之前有至少三度以上的升溫”,付連志自豪地說,“工作雖辛苦,但看到居民暖和之后滿意的笑容,我們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新華社記者張楠攝
新華社照片,吉林市,2012年10月18日 “暖房子”工程:老廠區迎來新溫暖上圖:一棟吉化住宅樓正在進行“暖房子”施工(10月9日攝);下圖:“暖房子”施工完畢后住宅樓的樣子(10月17日攝,拼版照片)。 57歲的付連志是中國石油吉林石化礦區服務事業部房產維修公司的一名班長,他所在的班組負責吉化廠區162棟老房子的“暖房子”工程。從最初對工程的研究論證,施工時工人的安全教育,到工程完畢后的驗收回訪……老付與同事們一跟就是三個年頭。作為國家“一五”期間重點工程、新中國第一個化工基地,吉化經過近60年發展,在吉林市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廠區結構。說起從前的居住條件,有著30余年吉化工齡的付連志有些不好意思,“老吉化流行一句話:‘工廠是歐洲,住宅是非洲’”,由于房屋年頭久,無論從外觀相貌還是內部環境,超過20年房齡的老舊小區條件普遍落后于各項功能逐步升級的工廠。特別是冬天未供暖之前,房屋保暖差,屋內溫度較其他小區更低。 “不能讓辛苦一輩子的工人們再受凍”,自2010年開始,吉化公司響應吉林省政府在全省范圍內的“暖房子”惠民舉措,為廠區所有樓房外體加裝保溫材料。截至目前,已有442棟房屋,955萬余平方米樓房外立面穿上了隔熱保溫的“小棉襖”。“做完‘暖房子’的住戶普遍表示,家里比之前有至少三度以上的升溫”,付連志自豪地說,“工作雖辛苦,但看到居民暖和之后滿意的笑容,我們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新華社記者張楠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