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中旬:重癥再襲
就這樣半年過去了,癲癇也沒有再發。可是今年6月中旬的一天傍晚,李芳左半邊身體又不斷抽筋,口吐白沫,倒在地上不省人事,癥狀比半年前發病還要兇險。丈夫小楊看到這一幕,趕緊將妻子送到醫院。再次CT檢查顯示,李芳腦部那個白色的“亮點”仍然存在。醫生們先給李芳實施了抗癲癇的治療,病情得到了控制,但是該醫院還是建議李芳盡快前往江蘇省人民醫院神經外科治療。
小楊再次聯系上了省人民醫院的陳海峰副主任醫師,之后陪著李芳再次來到南京。針對小李反反復復的病情,神經外科劉寧主任召開了全科討論,魯艾林、趙春生等專家均認為,小李的顱內“病灶”正好壓迫在大腦運動區域,必須手術把“病灶”取出來,但是手術的風險非常大,稍有不慎就會引起偏癱等肢體功能障礙。
李芳才24歲,家中女兒才一歲多,正是需要媽媽照顧的時候,接受這么大風險的手術,李芳和小楊心中都很矛盾,但依然決定一搏。在手術的準備期,神經外科又招集了神經內科、影像科和麻醉科的專家共同商量制訂了手術方案,并為小李做了多次動態腦電圖,確定了腦部病灶的大致位置。
2011年6月29日:活蟲現形
6月29日,由魯艾林主任醫師、陳海峰副主任醫師等組成的手術組正式為李芳實行手術。在打開頭顱后,手術組立即發現了長在大腦運動區域的“肉芽腫”,正是這些肉芽組織壓迫了腦部神經,才導致了李芳的癲癇癥狀。手術組醫護人員隨后開始切除這部分病灶組織,用吸引器對殘余組織進行吸引。
就在這時,陳海峰等發現,吸引器竟然吸到了“白棉線”一樣的東西,而且還在動。專家們定睛一看,竟然是一條活著的寄生蟲。術后一量,這條蟲子竟然有23厘米長。
陳海峰說,手術前并沒有想到會吸出一條這么長的活蟲子。從蟲子的形狀判斷,應該是絳蟲。這條絳蟲在李芳的大腦運動區“安了家”,并且在腦組織上生成了多個“肉芽腫”來維持生存,小李頻發癲癇的罪魁禍首應該就是這條絳蟲。這在省人民醫院神經外科近20年來也是第一次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