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很多中國的讀者來說,與美國國際等很多金融企業相比,安聯在中國還是一個相對陌生的名字。但是,如果我們告訴你,安聯集團是歐洲最大的保險公司,全球最大的保險和資產管理集團之一。1906年美國舊金山大地震以及“泰坦尼克”號沉沒,當年就是安聯承保的,也許你會對安聯刮目相看。
2010年,安聯集團在《財富》雜志全球500強排名中蟬聯第20位。在全球最大的綜合性品牌咨詢公司Interbrand公布的2010年度全球最佳品牌排名當中,安聯在所有金融企業當中排名第二。在2008年那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中,當雷曼等金融界的百年老店訇然倒塌時,安聯的整體規模不減反增,在金融危機發生之前的2007年以及發生之后的2010年,公司市值排在全球一二位的公司都發生了改變,但第三名的安聯卻穩健依舊。
安聯在中國
除了與中信信托共同組建了中德安聯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之外,安聯公司獨資成立了安聯財產保險(中國)有限公司,總部就設在廣州,這也是安聯集團在中國設立的首家經營財產保險的分公司。在出發赴慕尼黑之前,南方日報記者專程走訪了安聯財險公司。
聶培德是中國安聯財險的董事、總經理。出生于德國的他,在弗賴堡大學就讀時專門進修了漢學,不僅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甚至還能讀寫。談起廣東正在進行的轉型升級,聶培德認為,保險行業就是個產業轉型升級的典范。他說,他們不斷追求創新,并把新產品帶入中國。“比如說電影電視制作業保險,這種保險產品在美國很多,像此前臺灣女演員Selina燒傷的事故,如果首先購買保險,結果將會好很多,而中國這類產品基本上沒有。”
此外,如臨床實驗保險,新藥物在上市前需要進行大量測試,承擔巨大的風險;還有游艇險,隨著中國富人越來越多,不少企業主擁有豪華游艇,卻沒有相應的保險產品等。“這反映了500強跨國公司在中國的一個角色,就是我們可以分享豐富的國際經驗,把先進的新產品帶入中國市場。”聶培德說。
■高端訪談
安聯公司執行副總裁沃爾克·德維爾博士
盼中國加速金融業開放
安聯公司負責政府事務及公共政策的執行副總裁沃爾克·德維爾博士(見下圖)接受了南方日報記者的專訪。
南方日報:金融危機中,很多人覺得非常強大的金融公司,像雷曼、美國國際,卻在眨眼間倒閉,讓人們對國際金融資產管理的大集團產生擔心,您怎么看待大公司的風險抵御能力?
沃爾克:那些大的金融財團,核心業務往往是有上千個億的業務在世界各地同時交易,風險會比較大。但保險業的核心業務不是在不同的市場做大筆交易,所以我們不會受到牽連。也許銀行倒閉可能會有影響,但保險公司本身不會倒閉。最近召開的G20峰會,來自各個國家的領導人也在研究怎么去避免這些問題。
南方日報:當前世界各地都在建立國際金融中心,您認為成為金融中心必須具備哪些條件?廣東提出要和香港聯合打造國際金融中心,您有什么建議?
沃爾克:對于一個大財團來說,在什么地方開公司設點是非常重要的。作為全球主要金融市場,有幾個需要具備的條件,一是有足夠數量的金融機構,二是有很多的相關財務技能人士,三是較好的生活環境素質,才能吸引頂尖金融人士去生活。
雖然說廣州與香港聯合,但要知道,倫敦雖然地方很大,但倫敦的金融中心其實很小,也就只是那1到3個平方公里,這是為確保人員的交流更方便。
南方日報:對于很多欠發達國家來說,從制造業起步,希望發展服務業,帶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您認為發展金融服務業有沒有可能后來居上,取得突破?
沃爾克:這個問題不好回答,但大的方向是,中國的現狀有很多銀行及保險機構,下一步需要的是如何與全球金融系統結合起來。從個人角度看,我認為中國擁有巨大的資金儲備,但是對人民幣兌換仍然有相當多的限制,如果能進一步開放,能更好地融入全球金融市場。
南方日報:現在全世界的投資者都在尋找投資的“避風港”,安聯是世界最大的資產管理人之一,在你們看來,什么樣的投資組合是合理的?
沃爾克:基本上我們的資產管理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針對客戶,也就是購買保險產品的保單持有者,他們把保費交給我們,我們把保費投資出去,在這部分我們有相當穩健的資產及負債管理,有不同的投資類型,主要是債券,還有小部分是產業、股票。另一部分是第三方資產管理,主要是按照客戶要求及意愿去投資,可以選擇比如亞太區發展資金或者全球股票基金。
來源:南方日報 編輯: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