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路35號
培“優”管理
——打造廣告業的“春天”
幾乎每一個成都人都能記住紅星路35號這座頗有創意色彩的幾何形立體建筑。這個處于鬧市之中的小小地塊背后,蘊藏卻是廣告創意產業的巨大能量。作為去年才成功“晉級”的國家級廣告產業試點園區,紅星路35號廣告創意產業園區承載的是這座西部特大中心城市的廣告業領軍發展之夢。
創意改變城市,廣告改變生活。這塊創意靈感之地,給予成都人的不僅僅是文化產業發展所帶來的經濟效益,更有廣告創意業發展而引入的生活之變。
在這里,創意之美隨處可見。圍墻、樓宇上,綴滿動靜結合的紅色創意小人;一樓辦公區的大落地玻璃窗內,擺放的是不同種類的廣告創意設計品;這里的垃圾桶造型都與眾不同,一切均與創意相關。過去一年,成都工商在推進廣告戰略的工作中挑起大梁,帶來令人欣喜的成果:這里有嘉蘭圖、洛可可等為代表的創意設計企業集群,這里有成都華希廣告、博瑞廣告為代表的高端廣告企業集群,這里有四川省廣播電臺、四川日報報業集團、成都傳媒集團為代表的傳媒企業集群,“一廊兩園”的基本布局為這片廣告園區撐起了產業發展的巨大空間,6所院校和4家企業與廣告創意產業園簽訂了合作協議。而中央財政補貼的3000萬發展資金,更是展現出國家廣告發展戰略格局中對成都的期許。
引企,更要優企。以“培優”為目的的工商行政管理,今年再度為園區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提高知識產權入股比例,降低廣告企業集團登記條件,民營廣告公司注冊資本貨幣“零首付”,重點打造龍頭企業,重點培育廣告業商標,培養和引進高端人才……制定的《成都市貫徹落實廣告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實施意見》中,鼓勵和扶持措施令人振奮,廣告業的“春天”在這里悄然起航。
龍泉驛區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
從“細”做起
——“管家式”服務溫暖落戶企業
這里是全市首個千億汽車產業園區,這里的汽車產量和主營業務收入占全市的93.7%和86.6%,汽車產量和銷售產值分別占全省的70%和71%,汽車產業率先實現“產業倍增”——這里是成都的“國際汽車城”。
3月7日,上午10點。位于龍泉驛的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一樓大廳,長期駐守在這里的龍泉驛工商局工作人員張丹已經進入了工作接待的“高峰期”——所有需要入駐這個“汽車城”的企業,都得在她的手中開始“筑巢”的第一步。她只是窗口普通的一線工作人員,卻有著“投資服務中心值班長”的代稱,她所在的工商窗口,永遠是接件和辦理事項最多的地方。企業核名、注冊登記,除了涉及工商服務類別的項目外,其余辦理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等一系列企業落戶所需的每個步驟,她都要幫助協調辦理,“并聯審批”式服務在此延伸。園區內現有的500多家企業代表都認得張丹,只要一有困難,他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來服務中心找她咨詢。
為落戶企業開辟“綠色通道”,工商局的局長為企業的核名親自到北京“跑腿”;從遞交材料起,落戶企業注冊登記審批流程當天辦結……正是這些小小細節,為更多企業順利落戶產業園區打下良好的基礎。
管理思路的轉變,帶來的是服務和效率的變革;服務細節的呈現,感動的是落戶園區企業家的心。形似企業的“管家”,正因為如此,這里是企業落戶蓉城的“家”。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