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成都市商務局獲悉,針對近段時期農產品價格上漲較快的情況,經成都市委、市政府多次研究部署,制定有效應對措施,保障供應,穩定價格,把保障“菜籃子”供應、平穩物價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來抓。
據悉,為盡快穩定農產品市場價格,成都市制定了“農場對接”等近期解決措施。其中包括:
1、鼓勵“農場對接”。對在市中心城區提供50平方米以上經營場地用于蔬菜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開展直銷的菜市場經營業主,給予不超過2萬元補貼。目前已有近30家菜市場設置了直銷區,生鮮農產品總體比一般市場價格低10%以上。
2、鼓勵“農超對接”。支持零售企業開展農產品經營,特別是開展與農產品生產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等的直接對接,對銷售本地農產品5000萬元以上的零售企業給予獎勵。
3、發揮國有菜市場的價格引導作用。以國有菜市場為載體,通過“場—企”合作,變傳統菜販銷售為企業化銷售,縮短物流環節,帶動農產品價格降低,目前,與周邊菜市場相比,國有菜市場蔬菜價格低15%以上,豬肉低10%以上。今年年底前新建成農產品新模式菜市場10家,并逐步推廣。
4、鼓勵大型生豬定點屠宰企業增設“定點掛鉤”銷售門店,提高市場鮮銷肉比例,并向社會公開承諾,提供質優價平的生豬產品,積極保障市場供應。同時繼續加大對生豬私屠濫宰等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維護良好的市場秩序。
5、積極開展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在今年國際美食節、農博會等重大活動期間,開展面向消費者的相關促銷活動。
同時,為進一步建立完善農產品流通體系,保證農產品市場價格長期穩定,成都市還制定了相應的的長遠措施,包括:
1、積極推進中心城區標準化菜市場新建改造。今、明兩年中心城區新建改造并投入運營標準化菜市場25個,其中今年完成12個。
2、積極推動農產品基地直供。明年中心城區設置直銷專區的菜市場達到100家以上,覆蓋50%以上的菜市場;2013年基本實現全覆蓋。
3、創新農產品經營模式。引導社會資本投入生鮮農產品經營,扶持從事農產品流通的經紀人、經營組織走公司化運作道路。對在市中心城區從事菜市場經營管理的專業化公司給予獎勵。
4、加快推進農產品現代流通綜合試點。用3年左右時間,初步形成高效率、低成本、低損耗、安全通暢的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具備保障城市供應和價格穩定、支持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的服務功能。
市級有關職能部門將繼續密切監測蔬菜、肉、蛋、油等基本生活品價格變動情況。如發生較大波動,將進一步研究制定對策措施,切實保證物價水平基本穩定。
來源:中國日報四川記者站 (記者 李渝) 編輯:許銀娟